资讯中心

从铁犁牛耕走向智能化农机,浅谈农业1.0到农业4.0

来源:中国农机网原创
编辑:四夕
2018/6/1 17:00:32
55691
导读:“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农机装备作为十个重点领域之一,竞争愈发激烈。而发展智能制造已然是大势所趋,整个农机行业正迎来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大变革。
  【中国农机网 编辑视角】“中国制造2025”提出后,农机装备作为十个重点领域之一,竞争愈发激烈。而发展智能制造已然是大势所趋,整个农机行业正迎来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大变革。
 
  我们都知道我国农业发展之初就是刀耕火种、铁犁牛耕,并且这种劳作方式在历史中占据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哪怕是现在的农村有的地方也还是依然保存着铁犁牛耕的传统劳作模式。那么,从铁犁牛耕走向智能化农机的过程中,我国农业又是怎么变化的呢?
 
 

        农业1.0:传统农业时代
 
  “破领耕不休,何暇顾羸犊。夜归喘明月,朝出穿深谷。力虽穷田畴,肠未饱刍粟。稼收风雪时,又向寒坡牧。”——梅尧臣《耕牛》
 
  铁犁牛耕作为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形态,古往今来有不胜枚举的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了描绘。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国,传统农业随着社会发展逐步形成并进而占据统治地位,延续到近代,其本质是主要以畜力牵引和体力劳作为主的小农经济。
 
  农业1.0时代,人们根据“清明玉米谷雨花,谷子抢种至立夏。”等长期以来形成的经验判断农时,利用简单的工具以及畜力来耕种,这种形式是对人类局部功能的有限延伸,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把人类的生产活动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随着时代进步,传统的农业体制逐渐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农业2.0:机械化农业时代
 
  随着隆隆作响的蒸汽时代的到来,人类发明和使用了新的劳动工具,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在这个时期,原有的以畜力、水力和风力等作为动力的简单器具已经无法满足需要农业劳作需求,机械化农业工具开始出现。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工业化生产进一步得到提高,大型综合型农业机械被广泛使用,农田里也逐渐出现了机器的轰鸣,这标志着一个农业生产新时代的来临。
 
  农业2.0时代主要以机械化生产为主,是适度经营的“种植大户”时代。在这个时期,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人们运用的先进适用型农业机械代替了人力、畜力生产工具,改善了长久以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业生产条件,将落后低效的传统生产方式转变成了先进的大规模生产模式,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生产力水平。
 
  事实上,2.0时代本身意味着以工业的生产方式来改造农业,然而在我国更大程度上来说其实是农业产业化,即在规模化和集约经营的基础上拉长产业链,在一个产品、一个产业、一个区域内形成产品规模、产业规模和区域规模,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农业3.0:自动化农业时代
 
  “从农耕时代到工业时代到信息时代,技术力量不断推动人类创造新的世界。互联网,正以改变一切的力量,在范围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人类正站在一个新的时代到来的前沿。”——《互联网时代》
 
  早期的农业机械化缺乏信息化的支撑,只是实现了用机器代替人的纯劳力替换。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农业生产开始逐步依靠互联网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了信息化的支撑,并在实践中逐步实现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融合,这使得农业2.0时代得以延长,机械化被赋予了自动化的特征。
 
  3.0时代农业的主要产出不再仅仅是农产品,更多的还有优美的乡村环境。如果说2.0时代是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那么3.0时代就是产业加第三产业的新尝试。这个时期,各种农家乐大力开办,乡村旅游业兴起。
 
  农业4.0:智能化农业时代
 
  4.0时代,通过网络、信息等进行资源软整合,以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云计算技术为支撑和手段形成了一种高度集约、高度、高度智能、高度协同、高度生态的智能农业。这个发展过程相对于之前3.0时代大的差别就是能够实现真正的无人化作业,使得农业生产在可控的条件下更加便捷。
 
  农业4.0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体现在农业生产环节,它会渗透到农业经营、管理及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整个农业产业链实现智能化发展,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全过程都将由信息流把控,形成高度融合、产业化和低成本化的新的农业形态,是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
 
  而借助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大浪潮,农村发展不再局限于传统农业式的农产品输出,而是将各类资源优势都转化为产业优势。生态休闲农庄就是典型的三产融合有效形式,它以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为依托,以农耕文化为核心,为游客提供各项农产品及农产品加工服务的同时,还利用田园景观提供了乡村生产生活休闲体验以及住宿、餐饮等综合服务。
 
  【编后语】农业4.0正是我们发展现代化农业所追求的一个阶段,但是我们也应当认识到离这个阶段真正实现目前还存在的差距,并勇于承认缩小这段差距尚还需要一个长久的时间。而在这段时间里,整个农机行业也应相应解决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实现理性发展,尤其是在产品的布局上仍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热门评论

上一篇:话题:畜牧业机械发展“黄金期”因何而来?

下一篇:从94%的小麦机收率看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历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