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水稻全程机械化初见成效,薄弱环节仍需提高

来源:中国农机网整理发布
2018/7/19 10:42:22
27368
导读: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4.5亿亩,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的粮食作物。在国家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引导下,2017年我国水稻机插(播)率达到46.5%,同时农业农村部要求到202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以上。今年,各地继续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成效显著。
  【中国农机网 地方农机】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4.5亿亩,已成为我国种植面积大、总产量高的粮食作物。在国家全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支持引导下,2017年我国水稻机插(播)率达到46.5%,同时农业农村部要求到2020年全国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8%以上。今年,各地继续推进水稻全程机械化,成效显著。
 
  贵港市港北区:水稻机械化水平达90.33%
 
  广西贵港市港北区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为总目标,以推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农机化改革创新,农机化水平稳步上升。目前,该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90.33%,水稻生产耕、种、收等环节综合机械化水平在广西县(区)排名。
 
  港北区持续推进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提升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水平。在庆丰镇建立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辐射周边5个乡镇,面积达8万亩。同时,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通过农机合作社的带动,提高农民农机化意识,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规模化、化、高产化发展。目前,该区注册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38家,拥有各类农机具1300台套;已建成投产的工厂化育秧中心15家,早稻育秧供大田插秧2.68万亩;建立稻谷烘干中心15个,建成投产的烘干塔73个,日烘干量为1281吨。该区正能量合作社、延塘合作社获得“全国农机合作社示范社”荣誉称号。
 
  湖南株洲:优化水稻品种,提高全程机械化水平
 
  近年来,湖南株洲市农科所精心选育机插水稻品种,不断提高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
 
  在醴陵泗汾镇农场居委会轻简化栽培技术集成示范基地,金灿灿的稻浪翻滚。种粮大户陈邦树说,以前大伙种植水稻存在两方面的难题:人工插秧,费时费力费钱;机插秧,没有适宜的机插水稻品种,漏兜率高,返青慢。今年,市农科所新推广适宜机插的水稻品种----中早39,帮大伙解了难题。
 
  机插秧是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薄弱环节,通过机插水稻品种的成功选育,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同比提高5.1个百分点,每亩增产10%,每亩平均节省用工成本150元左右。农业专家根据不同的水稻品种,开展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核心示范,运用水稻生产“集中育秧、控制密度、保证齐穗”三项关键增产技术,推广水肥一体化、轻简栽培、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等科技示范,使农机农艺融合发展。
 
  江苏高邮: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创历史新高
 
  江苏高邮市水稻栽插工作截止目前已基本结束,比往年提前一周左右。据了解,全市水稻机械化种植水平在80%以上,其中机插秧面积达77%,创历史新高。
 
  近几年来,高邮市强势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2016年启动了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2017年创成扬州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9家,2018年计划创成扬州市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乡镇4家,力争今年通过省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市创建验收。
 
  围绕创建目标,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扶持,对新增农机装备给予作业补贴,有效地提升了全市农机装备水平,为实现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全市插秧机拥有量比创建前翻了一番,达到1400多台。其中2017年全市新增 471台、2018年新增252台,有力地保障了今年夏栽机插需求。
 
  重庆梁平区:植保无人机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
 
  7月10日,在重庆梁平区聚奎镇,随着多旋翼无人植保机的起飞,拉开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无人植保作业的序幕,无人植保机自动巡航,6个喷头不停将农药洒到水稻叶面上,引起围观群众的阵阵好评。
 
  为全面落实“2018年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项目,提升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7月10-7月16日期间梁平积极引导试验示范区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开展无人植保作业示范,扶持购买6旋翼无人植保机一台,引导调度社会化服务无人植保机5台,开展水稻病虫害防治,拟防治面积4万余亩,着力解决农户打药不及时、夏天喷药易中暑和中毒的疾苦。确保水稻生产在植保环节机械化水平大幅提升,进而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结语
 
  目前我国水稻收获环节已全面实现机械化,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水稻种植、植保、秸秆处理和粮食烘干还是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道路上的4大薄弱环节。农业部门和农机制造企业应着眼于水稻机械化发展的“短板”和滞后区域,加强农机具研发制造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农机与农艺融合,全面提升水稻机械化的内在质量。
 
  本文由中国农机网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广西日报、株洲传媒网、高邮市农机局、梁平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

上一篇:生态养殖—渔业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下一篇:解读“互联网﹢农业”关键词:信息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