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丘陵山区机械化——未来农机行业发展热点之一

来源:中国农机网原创
编辑:林言
2018/8/21 17:46:19
46481
导读:在今年8月7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表示,“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是未来农机行业的发展热点,行业的蓝海窗口,值得行业关注。”
  【中国农机网 编辑视角】 在今年8月7日召开的2018年全国农机流通工作会议上,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副会长陈涛表示,“经济作物、园艺作物、丘陵山区的机械化,是未来农机行业的发展热点,行业的蓝海窗口,值得行业关注。”
 
  一直以来,在推进全国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的道路上,“先天不足”的丘陵山区一直是个“难题”。我国丘陵山区耕地面积占比超过50%,覆盖的人口超过60%,是我国粮油糖作物及薯类、果桑茶麻、蔬菜、青饲料等特色经济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而贫困地区也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区,种植作物是当地农民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李伟国曾表示,“可以说,丘陵山区农业发展,既对国家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又直接关系农民脱贫致富。随着用工难、用工贵问题的持续制约,没有机械化支撑,丘陵山区特色作物很难产业化,很多地方特色优势将会逐步丧失,甚至出现产业萎缩、耕地抛荒。”
 
  宜机化改造推动全面机械化
 
  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投入必将显著加大,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丘陵山区特色农产品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农村土地确权的逐步到位,和“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的提出与确立,也为土地规模经营和集中整治带来新的机遇,农民因担心没明界而失地的顾虑少了,以规模经营主体、村集体为单位,集中连片进行耕地宜机化改造变得越来越可行。

  重庆作为南方丘陵山区的典型代表,在宜机化改造方面可以说是个成功案例。重庆山地、丘陵约占区域面积的90%,可耕地面积为3300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不足2亩。由于地块小且零碎分散、坡度大、基础设施不配套等因素,一直以来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进程缓慢。重庆市农委从2014年开始试点高标准农田地块宜机化建设,效果明显。自2015年以来,连续三年推广,2017年,重庆市财政安排4000万元,带动业主投资7500万元,对10万余亩山地进行了宜机化改造;2018年,重庆市通过农发资金启动近60个项目,计划改造7万余亩土地。截至目前,重庆共有26个区县的100余个项目进行耕地宜机化改造,累计建设宜机化地块10万余亩,打通了中大型农机装备立地的“后一公里”。改造后的耕地实现了产能、效能双倍增的效果。
 
  因地制宜,突破“瓶颈”
 
  对于南方部分不适合种植粮食作物的山地地区,可适当进行果树种植,发展果树产业。在南方的部分山地,如浙江中部地区的土壤性状主要是红黄壤为主,其次是紫砂土,适宜发展各种果树,如杨梅、柿子、桃树、李树、梨树、板栗、杏、山核桃、香榧等果树。加之近几年植保无人机的迅速发展,也将大大节省农用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除此之外,对于不适宜发展果树产业的地区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发展设施农业。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重要形式,是项目农业建设的有效载体,是促进农业规模化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农业竞争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蔬菜是赣州市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之一。近年来,赣州市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近年来,赣州市把发展设施农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咬定“把蔬菜打造成为产值过百亿的农业支柱富民产业,把赣州打造成江南重要的蔬菜集散地”的产业定位,突出丰富市民“菜篮子”产品、建设蔬菜外销基地、推进蔬菜产业扶贫三大任务,做出了在全市发展百万亩设施农业的重大战略决策。截至2017年底,全市设施农业面积累计达到20.37万亩,其中日光温室9.63万亩、大小拱棚10.74万亩。建成了2个万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和19个高标准蔬菜示范基地。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做到了为农民致富增收。
 
  结语
 
  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属于中国特色问题,同时又关乎全国整体农业机械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当前我国平原平坝地区粮食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问题已经基本解决,整体转入提质增效阶段,丘陵山区机械化将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传统农机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部分产品产能过剩的情况之下,对于一些正在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的农机生产企业,丘陵山区机械将是未来几年的“蓝海”。
 
 

热门评论

上一篇:农机翻新黑色产业链,到底伤了谁的心?

下一篇:植保无人机市场如何走向规范和繁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