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粮改饲三年,粮饲通用型或为我国青贮玉米新发展方向

来源:中国农机网原创
编辑:四夕
2018/10/24 16:46:08
42700
导读:作为近年来农业部开展的重要农业改革模式,粮改饲主要是因地制宜引导农民种植青贮玉米,在适合种植牧草的地区推广,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 奶罐 肉库”,调整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转换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中国农机网 热点关注】作为近年来农业部开展的重要农业改革模式,粮改饲主要是因地制宜引导农民种植青贮玉米,在适合种植牧草的地区推广,将单纯的粮仓变为“粮仓+奶罐+肉库”,调整粮食、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转换为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的三元结构。
 
  粮改饲实行三年多以来,充分证明了这一政策是调整农业结构的科学部署,利于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自2015年启动实施粮改饲试点工作以来,目前试点范围已扩大到17个省(区),而在2017年的《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提出,到2020年饲草料面积将要发展到9500万亩,其中青贮玉米面积要达到2500万亩。
 
  种养结合,发展与绿色并行
 
  种养结合是一种将种植业和养殖业相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以地区的农业生产资源条件为依托,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动植物相互依存,养殖业种植业共同发展。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可以作为养殖动物的饲料,反过来,动物的粪便则是农作物天然的养料,既绿色又能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此外,种养结合的模式在生产经营时农户还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更加适宜的产品,增加管理时间,促进农业生产向精细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农产品品牌的创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在粮改饲背景下,青贮玉米种植和畜牧业共同发展无疑是相得益彰的。在市场变化巨大的现今,只有牢牢跟进市场信息的人才能规避风险。相对而言,农民的信息渠道较为狭隘,对于信息的接收较为被动和具有延迟性,而种养结合则可以根据养殖需求来确定种植面积,通过适应市场需求合理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避免盲目扩大生产范围,降低生产风险的同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重点推广全株青贮玉米
 
  粮改饲政策的重点是调整玉米种植结构,大规模发展适应于肉牛、肉羊、奶牛等草食畜牧业需求的青贮玉米。在粮改饲试点区基本以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为重点,发展规模养殖以提高种养效益。而青贮玉米事实上就是将新鲜全株玉米存放到青贮窑中,经发酵制成饲料。
 
  相对比与普通玉米,青贮玉米营养丰富、消化率较高,茎叶中含有可消化利用的纤维营养,籽粒中富含淀粉能量营养,对于牛羊来说适口性强,更适合充当畜牧业养殖的饲料。可以说粮改饲是政策利好,青贮饲料又是牧场的刚需,青贮玉米从种子、种植、饲料、养殖到奶肉产品的全产业链各环节都带来了新的机遇。然而,有的种植者却是叫苦连连。
 
  目前我国青贮玉米面积仅仅占玉米总种植面积的6%到8%,而在欧洲则是高达80%。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的青贮玉米技术起步晚,宣传力度不够,很多人尚还不了解,而这导致的尴尬后果却是农民买成了其他品种的玉米种子,后造成亏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青贮玉米对品种和种植技术都有较高要求,很多地区尚难以满足。
 
  发展新方向:通用型青贮玉米
 
  花了钱买到的却不是自己想要的玉米种子使得很多农户叫苦连连,但是苦于自身不会辨别,在下一年依然只能忐忑地四处请教。目前科研单位正在研究通用型的青贮玉米品种,希望能够解决这个难题。
 
  通用型青贮玉米主既要通过青贮玉米审定、又要通过普通玉米审定,既可以收籽粒当粮食卖,也可以做青贮饲料青贮,满足农民多个选择的需要。收获季农户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来确定它的用途,粮价高时可收获籽粒卖粮,因为它有较高的籽粒产量;青贮饲料价格合理则卖全株青贮,保证种植者和养殖者都能有较好的收益。
 
  随着养殖业规模化、现代化发展,对全株青贮玉米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而选择的玉米品种则显然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或许,粮饲通用型青贮玉米未来会成为更多人的选择,成为行业发展新方向。
 
 

热门评论

上一篇:深松整地作业:既肥了土壤又能领补贴,选对农机是关键

下一篇:霜降时节话农事 秋收扫尾防霜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