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农业植保进入全新时代:我国植保飞防作业总面积突破3亿亩次

来源:中国农机网整理发布
2018/12/26 10:16:37
32653
导读:植保无人机自面世以来便以其省工节本提效环保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得到我国广大农户的认可。据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突破3万架,飞防总作业面积突破3亿亩次,这预示着我国航空植保发展已进入全新时代。
  【中国农机网 地方农机】 植保无人机自面世以来便以其省工节本提效环保安全等优点越来越得到我国广大农户的认可。据数据统计,2018年,我国植保无人机市场保有量突破3万架,飞防总作业面积突破3亿亩次,这预示着我国航空植保发展已进入全新时代。

  浙江杭州:2018年无人机飞防面积超10万亩
 
  自2014年4月起,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惠农植物保护专业合作社购置本市首台植保无人机,拉开了杭州引进试用植保无人机的序幕。5年以来,杭州市各级农业部门通过科技培训、飞防演示、机器展示、飞手技能比武、制订作业标准等途径,大力推广无人机飞防技术,成效明显。2018年,杭州市专业飞防服务组织和农业合作社已拥有植保无人机83台,年作业面积达到10.43万亩,取得新突破。2018年12月,浙江省飞防联盟浙农飞防联盟在余杭瓶窑成立。
 
  近年来,杭州市无人机飞防作物范围越来越广,从早应用于粮油生产,逐步扩大到茶园、蔬菜、果园、桑园、山核桃等作物。以2018年统计数据分析,粮油生产中无人机飞防面积6.96万亩,占66.7%,茶园无人机飞防面积2.16万亩,占20.7%,蔬菜生产中无人机飞防面积0.8万亩,占7.7%;其它作物0.51万亩,占4.9%。
 
  江苏常州:推广“农飞防”植保服务惠及农民
 
  今年以来,常州市供销合作总社继续把“农飞防”植保作业服务推广列入重点建设项目,对各辖市(区)供销合作社指导的种植面积在100亩以上的,且应用无人植保机开展病虫害防治的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给予每亩10元的作业服务费补助。使用“农飞防”植保进行病虫害防治效率高、节水节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同时,减轻农民(施药者)工作强度,减少施药人员中毒几率,保护施药者人身安全。截至目前,今年共有3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农飞防”植保作业服务财政补助30.72万元。
 
  作为政府部门为农民购买社会化服务的一项实事,“农飞防”植保作业补助深受农民欢迎。市供销合作总社通过大力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为农民提供综合性服务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中心”)、农民综合性合作社(“农综社”)等新型农业服务主体,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安徽庐江县:无人机开启庐江植保新时代
 
  近年来,安徽庐江县无人植保机保有量、作业面积大幅增加,作业比例逐年上升,行业发展势头迅猛。截止目前,农机服务组织购置无人植保机38台,引进共享无人植保机100台,累计植保作业面积20多万亩。
 
  为推进植保机械化的发展,庐江县多措并举:一是县政府印发了《庐江县农用无人机购置补贴办法》,对当年购买本县内企业生产的植保无人机按照实际销售价格的20%给予补贴;二是落实了省批50万元植保无人机购机补贴试点工作,全县补贴植保无人机28台。6月份,启动第二批植保无人机补贴试点;三是扶持海森无人机植保服务公司开展共享无人机服务。引进100台植保无人机在全县100个村开展共享服务试点,由本村机手自愿承租并对本村开展植保服务;四是建立无人机植保示范区。全县建设了2个面积2000亩以上无人机植保示范区,开展植保飞防试验示范以及无人机技术性能验证,并进行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五是强化项目带动。将无人机植保作为农业部水稻高产试验示范项目和省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项目的重要内容,并给予作业补贴;六是加强技术培训。将无人机操作培训列入职业农民培训内容,开展无人机操作技术培训,今年,已开展职业农民无人机操作员培训2期,培训学员140人,120人通过专业考核取得无人机操作证书。
 
  本文由中国农机网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常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庐江县农机局、中国农机化导报,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热门评论

上一篇:各地推进残膜回收行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我国化肥农药施用提质增效:从“零增长”到“负增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