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是什么农业黑科技让外国网友惊叹不已?
- 来源:农机网原创
- 编辑:四夕
- 2019/5/22 16:57:53
- 42378
【农机网 热点关注】日前,香港《南华早报》一则报道“海水稻”的视频,引发外国网友热议。
“这简直太酷了,这样的研发才是长久之道!”
“如果这一切都实现了,那么饥饿问题可以得到解决。”
“终于看到一条关乎*突破创新的新闻。”
“海水稻”是什么?
温饱问题一度是困扰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和紧迫的任务,现在很多老人忆苦思甜的时候还能回忆起曾经饿肚子的经历。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曾经涌现出一大批描写大饥荒年代的作家,他们把自己挨饿的真实感受通过文字描述出来,路遥就在《在困难的日子里》写道:“粮食已经少得再不能少了,每顿饭只能在野菜汤里像调料一样撒上一点。父子二人全凭一点当年喂猪喂剩的陈谷糠和一点榆树叶子维持着生活。”
据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在不包括滨海滩涂的前提下,我国盐渍土面积为3487万公顷,约为5亿亩,可开发利用的面积多达2亿多亩,占我国耕地总面积的10%左右。可以说,将盐碱地变为良田,让更多的土地种上更多的粮食一直是人们的梦想。而现在,梦想正逐渐成为现实。
“海水稻”是耐盐碱水稻的俗称,是在海边滩涂等盐碱地生长的特殊水稻。我国海水稻培育从1986年开始,相关科研人员做了大量基础工作,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研发团队在我国多地试验种植耐盐碱水稻,为我国大面积盐碱地筛选优势海水稻品种。今年,海水稻种植测试面积更是将从1万亩扩大至近2万亩,在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将盐碱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拓展出新领域。
“海水稻”要在哪些方面重点研发攻关?
“你要水稻产量高,要四良配套,良种良法良田良态。主要是品种,品种经济有效,它只要改变种子,它的成本低。”中国工程院院士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主任袁隆平表示。
从2012年开始,袁隆平院士团队就从核心的选育工作下手,建立耐盐碱水稻种质资源库,利用杂交水稻技术等多技术手段,筛选了一批具有较高耐盐碱特性的水稻种植品系。由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等10多家单位组成的国家耐盐碱水稻区域试验联合体,在2018年的区域试验中,北方中早粳晚熟组、南方沿海籼稻组和黄淮粳稻组三个组别,共28个品种通过了2018年区域试验。
在土壤改造方面,也进行了重点研发攻关。在新疆、山东、浙江、黑龙江、陕西等全国五大类型盐碱地区域进行综合改良测试,总示范面积已经近万亩。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的盐碱荒地经过两年间的一系列科学改造,2018已经达到亩产260公斤。
青岛海水稻研究基地的灌溉用水含盐量为0.6%,为了提高产量,研发团队在水肥循环、自动化控制等方面也有所尝试和突破。其中一种大约在地下的1.2到1.8米左右的管网起到了重要作用,当盐分随着水往上走的时候会被管网直接给吸收走,经过过滤后的耕作层能够有效减少次生盐碱化问题的产生。
关于“海水稻”的未来,袁隆平表示:“我们计划花八年的时间,在全国的盐碱地种上一亿亩的海水稻,每亩按低的产量300公斤,一亿亩每年可以增产粮食300亿公斤,多养活八千万到一亿人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