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目标差异
- 来源:农机网整理发布
- 2019/6/18 15:34:38
- 26031
【农机网 地方农机】随着农业机械在现代农业生产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凸显,我国对于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视程度也随之进一步提高,在《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中释放出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的信号,我国农业进入机械化主导新阶段。
此后,各省市充分认识到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纷纷将其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容,纳入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议事日程当中。他们进一步贯彻落实42号文件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出台更加适合的本地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而从实施意见的目标要求的差异化中我们也能够看出当地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程度。
安徽: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
到2020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农机产品更加适应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需求;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6800万千瓦,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农机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0%,小麦、水稻、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油菜等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我省重点农机产品品牌优势进一步凸显,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7200万千瓦,农机装备结构基本合理,农机通行和作业条件显著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实现乡镇全覆盖,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发展阶段;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3%,油菜等作物薄弱环节机械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显著进展。
吉林: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到2020年,实现“全国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整体推进示范省”建设目标。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基本解决。农机具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条件加快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加快拓展,农机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宗经济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池塘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制度全面推开,主要农作物种植生态化生产方式基本建立,粮食主产县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乡镇全覆盖,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3500万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3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
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主要农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基本实现全面机械化,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迈入全程全面高质发展时期。特色农机装备工业持续强劲发展。农机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先进水平,农机产品和技术供给基本满足需要。农机具配置结构趋于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农业机械化与规模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制度基本形成,全程机械化的生态化种植方式广泛应用,全程机械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基本实现村全覆盖,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农机总动力稳定在4000万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33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玉米播种面积4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池塘渔业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天津: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
到2020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装备总量保持合理水平,农机具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科技和支撑作用明显增强,农机作业条件加快改善、社会化服务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8%,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经济作物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实现突破,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农机装备产业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农机具配置更加合理,农机生产条件显著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进入农业机械化全程全面高质发展时期。全市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薄弱环节机械化全面突破,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5%左右。
云南: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
到2020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主要经济作物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明显改善。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2710万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49万千瓦。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优势水稻主产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达到55%,马铃薯、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
到2025年,昆明市、玉溪市、德宏州等地农机产业园区集群效应显现,建设集科研开发、主机制造、关键件制造、成套装备供应、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全省农机总动力稳定在2860万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51万千瓦,农机具配置结构更趋合理,农机作业条件显著改善,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到55%,特色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体系初步建立,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湖北:2020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
到2020年,农机装备结构与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4600万千瓦,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800万千瓦,农机作业条件明显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机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以上,建成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30个,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基本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全省农机总动力稳定在5000万千瓦左右,其中灌排机械动力达到900万千瓦,农机装备结构与布局趋于合理,农机基础设施和作业条件显著改善,农机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农机使用效率显著提升,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发展时期。全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建成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45个,丘陵山区县(市、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经济作物、设施农业、畜牧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以上。
福建: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
到2020年,农机装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提升,全省农机总动力超过1250万千瓦,农机具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机作业条件加快改善,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加快拓展,农机使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0%,水稻机插秧,甘薯、马铃薯、花生种植与收获等薄弱环节机械化实现突破,水稻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林竹等重点特色经济作物的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基本建立;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等机械化取得明显进展。
到2025年,农机装备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科技创新能力较大提升,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1350万千瓦。农业机械化进入全程全面高质发展阶段,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薄弱环节机械化重点突破;茶叶、水果、蔬菜、食用菌、林竹等重点特色经济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0%;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
重庆:2020年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
到2020年,农机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现代山地特色农业薄弱环节“无机可用”问题基本解决。农机装备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力争产值达到90亿元。农机社会化服务领域加快拓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500万千瓦,全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2%。
到2025年,农机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步,农机适用性进一步提高,农机装备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先进新型农机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基本建成。农机装备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农机装备品类不断完善,重点农机产品和关键零部件实现协同发展,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产品和技术供给基本满足需要,力争产值达到150亿元。千万亩高标准农田“宜机化”配套改造加快推进。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全面成熟,柑橘、榨菜、茶叶等特色产业重点和薄弱环节机械化实现重大突破,设施农业装备、生产和运行水平大幅提升。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000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力争达到60%。
本文由农机网整理发布,部分资料来源:安徽省人民政府、吉林省人民政府、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云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农业农村厅、重庆市人民政府,如有侵权或异议请联系我们。
上一篇:山东小麦收获过九成玉米播种过八成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