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世界粮食日:揭秘“大国粮仓”的目标与责任

来源:农机网原创
编辑:四夕
2019/10/17 16:59:19
47914
导读: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温饱问题一度成为困扰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和紧迫的任务。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宗旨在于唤起*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今年已经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
  【农机网 编辑视角】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粮食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始终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温饱问题一度成为困扰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和紧迫的任务。每年的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缩写为WFD),这是世界各国政府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宗旨在于唤起*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今年已经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
 

        再次呼吁关注“海水稻”,粮食安全拓展新领域
 
  在世界粮食日当天,#袁隆平再呼吁关注海水稻#的话题再上热搜。15日,袁隆平通过视频邀请大家尝鲜海水稻,并立下一个小目标:耐盐碱水稻10年内发展1亿亩,可以多养活8000万人口。袁隆平说:“每公顷增产2吨,可以增产1亿六千万吨稻谷,可以多养活5亿人口,这是我的梦想。”
 
  日前,《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发布,指出中国人口占世界的近1/5,粮食产量约占世界的1/4,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并且“吃得好”的历史性转变。但事实上,我国的耕地面积却不足世界的10%,人均耕地只有1.37亩,让更多的土地种上更多的粮食一直是人们的梦想。在此背景下,“海水稻”的出现对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研发团队在我国多地试验种植耐盐碱水稻,为我国大面积盐碱地筛选优势海水稻品种。今年,海水稻种植测试面积将从1万亩扩大至近2万亩,在耕地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将盐碱地资源进行有效利用,为我国粮食安全拓展出新领域。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通过实施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大规模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生产基础,促进高产稳产、旱涝保收、生态友好。近年来,中央各部门通过中央预算内投资中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渠道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中央和地方财政每年投入1000多亿元,截至2018年,全国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42亿亩。
 
  为规范农田建设项目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实现项目预期目标,此前,农业农村部还印发了《农田建设项目管理办法》,并于今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的出台,进一步推动了统一规范农田建设工作,构建农田建设管理制度体系,推进农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从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加强耕地质量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耕地是我国宝贵的资源,统计数据表明,我国耕地、高产田仅占耕地总量的30%;2亿亩耕地后备资源中,适宜开垦的仅占40%左右;耕地资源整体呈现出“人均耕地少,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少”的特点。
 
  中央财政每年安排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1200多亿元,以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为补助对象,鼓励各地创新方式方法,以绿色生态为导向,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水平,引导农民综合采取秸秆还田、深松整地、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施用有机肥等措施,切实加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自觉提升耕地地力。同时,中央财政通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支持耕地质量提升、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以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各种秸秆还田机将秸秆粉碎后抛撒覆盖在地表,然后利用复式播种机直接播种,或在利用机械将粉碎后的秸秆和根茬一起埋入土壤中,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
 
  战略举措: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
 
  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是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举措,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细化落实到具体地块,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要素组合,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提升农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的指导意见》的部署和要求,今年年底前将全部完成10.58亿亩的划定任务,其中粮食生产功能区9亿亩。
 
  结语:70年来,我国农业发展从1949年的粮食产量仅有2264亿斤,先后迈过11个千亿斤台阶,现在已连续4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粮食有望继续保持连年丰收的好形势,据农业农村部15日数据,目前秋粮已收获近7成,增产趋势明显。全国秋粮已收获8.6亿亩,完成66.8%,进度同比持平。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从抵御局部旱涝灾害到草地贪夜蛾防控,从农业机械大力推广到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深入开展,从农机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主体不断壮大到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高新科技在农业领域不应用,我国正从粮食生产大国向粮食产业强国迈进,将我们中国人的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热门评论

上一篇:农业保险—保障农民利益的“后一道屏障”

下一篇:农机领域制造业人才“匮乏”之痛如何化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