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山西省2020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2020/2/21 15:43:14
15350
导读:以产业振兴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农村改革为关键一招,以乡村治理为固本之策,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农机网 热点关注】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全面完成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做好全省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部署,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和补上全面小康“三农”短板重点任务,以推进农业发展方式“五个转变”为主要方向,以产业振兴为首要任务,以农民增收为根本目标,以农村改革为关键一招,以乡村治理为固本之策,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一、突出稳产保供,千方百计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1.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坚持抓好粮食生产的政治责任不松懈,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着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制,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落实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产粮大县奖励等强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标升级212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重大气象灾害防御,狠抓草地贪夜蛾等重大病虫害防控,稳定提升粮食产能。2020年粮食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4500万亩和135亿公斤以上。
 
  2.全力抓好生猪稳产保供。全面推动生猪生产各项支持政策落地落实,坚决完成800万头生猪出栏任务,基本恢复到接近正常年份水平。千方百计扩大生猪产能,加快42个生猪规模化养殖场建设,积极引进、培育大型生猪养殖企业,引导大型企业带动中小养殖户发展,配合完成超范围划定禁养区清理。引导生猪屠宰加工向养殖集中区转移,力争改造10个以上屠宰场,新增屠宰能力100万头以上。毫不放松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确保我省重大动物疫情不反弹,生猪生产恢复势头不逆转。
 
  3.继续推进奶业强省建设。升级改造50个中小奶牛家庭牧场,打造40个规模养殖示范牧场,在100个规模牧场全面推广奶牛生产性能测定,优质饲草面积稳定在70万亩以上,全面完成百万吨奶业强省建设目标。
 
  4.统筹抓好优质农产品供给。继续调整优化结构,按照“南果中粮北肉东药材西干果”的总体思路,布局建设一批特优区、产业园、示范区和生产基地。深入开展粮油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扎实抓好苹果、梨、葡萄、杏、桃五大优势水果产业提标提质,持续推进设施蔬菜提质增效和特色露地蔬菜开发,着力抓好道地中药材标准化生产,加快发展沿黄沿汾特色渔业,确保优质安全农产品市场供应。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多措并举保障群众民生需求。
 
  5.坚决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全面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所有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纳入追溯管理。围绕“三农”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制标补标,着力构建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科学适用的农业标准体系,推进按标生产。遴选10个县开展第四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加强农产品风险监测预警,持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执法监管和违法查处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二、聚焦产业振兴,做深做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6.聚力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聚焦酿品、饮品、乳品、主食糕点、肉制品、果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中医药品等十个产品形态,打造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成为山西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壮大。重点支持100家,提升改造100个加工园区,支持50家对精深加工进行研发,力争销售收入亿元以上突破120家。全省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到2050亿元,精深加工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15%。抓好园区建设。新创建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20个省级和一批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新布局设立一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推荐申报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再创建7个省级特优区。强化品牌打造。实施“晋字号”品牌强农行动,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支持一批重点企业自主品牌。新认证“三品”1600个,新登记农产品地理标志5个,评选20个功能农产品品牌,办好山西(长治•晋中•晋城)特色农产品北京展销活动。推进重大项目。落实“项目为王”要求,集中扶持规模化养殖、农产品加工物流、设施农业等30个农业*项目,推动项目尽早立项开工达产。突出抓好药茶产业发展。瞄准打造*七大类茶系目标,重点抓好扶持政策、标准体系、运营管理、科技支撑和品牌宣传,建立20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培育20个药茶生产重点企业,制订药茶质量和工艺标准6个,完成相关知识产权注册保护和区域公用品牌策划,做好代表性产品宣传推介。
 
  7.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落实好省政府推进有机旱作农业发展工作计划,以示范创建为抓手,以标准制定、技术集成、品牌建设为突破口,全面实施“八大工程”。支持1市5县50个示范片在创新机制、提质增效等方面探索示范,实现省级示范片各县(市、区)全覆盖。探索推广有机旱作农业集成技术和种植模式,总结完善有机旱作技术体系。以“三全三重点”为着力点,加快建立有机旱作农业标准体系。推动有机旱作农产品开展绿色有机认证、订单生产、品牌营销,绿色有机农产品产地面积增长30%以上。适时举办有机旱作展示交流活动。
 
  8.高标准推进山西农谷建设。抓住设立国家农高区发展机遇,围绕科技创新和农村改革,聚焦“十个突破”,进一步理顺体制,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政策、人才、金融支撑,促进谷城院一体化发展,集中培育2-3个产业集群,实现“三年成势”目标,打好“五年成型”基础。
 
  9.高水平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做好《山西省促进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发展条例》宣传贯彻。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新增优质饲草20万亩,建设10个高标准生态畜牧示范场,全区经饲作物比例再增加1个百分点,奶产量达到70万吨,畜牧业增加值占农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7%。
 
  10.加快推进“南果中粮北肉”出口平台建设。运城(临汾)农产品出口平台,着力抓好20个出口水果标准化示范园建设和1万亩中低产果园改造,新培育10个出口水果企业。忻州杂粮出口平台,支持打造“两平台”(杂粮陆港交易平台和跨境出口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建设“两中心”(杂粮大数据信息中心和价格指数发布中心),促进线上线下“两类交易”。大同肉类出口平台,推进“一港一会”(大同陆港、怀仁肉类交易大会)建设,扶持10个肉类外贸加工企业,建设10个外销型畜禽养殖基地,同时,启动东部太行山中药材商贸平台实体建设。
 
  11.加快推进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工程,以特优区、鲜活农产品主产区和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通过以奖代补、农机补贴、贷款贴息、落实优惠电价等措施,支持、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设冷链物流集散中心和产地预冷、分拣包装、仓储保鲜等设施。做好县域产地市场和村镇田头市场规划布局,继续组织开展省级田头市场示范点评选。
 
  12.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实施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提升工程。推动建设一批农业博览园、主题公园、特色小镇、休闲农业精品农庄,促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农业、乡村手工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出台加快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实施意见,开展数字农业和数字乡村试点,加快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推广。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深入推进信息进村入户,建设益农信息社5260个,完成覆盖80%行政村目标,积极推进益农信息社平台市场化运营。
 
  13.坚决抓好产业扶贫。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继续推进九大特色农业扶贫行动,项目安排进一步向贫困地区倾斜,引导进一步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巩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强贫困地区高素质农民培训,全面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大力推进消费扶贫,继续举办贫困地区农特产品“五进九销”活动,推动贫困地区发展订单农业,搭建线上线下供销平台,拓宽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认真开展特色农业扶贫“回头看”,按照产业扶贫三年攻坚行动意见要求,聚焦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问题,对产业扶贫政策措施逐项梳理、逐项落实,确保完成产业扶贫各项任务。
 
  三、着眼筑基固本,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科技支撑
 
  14.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围绕到2020年建设1900万亩高标准农田目标任务,按照“五统一”要求(统一规划布局、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考核验收、统一上图入库),压实责任、强化管理,高标准完成2019年立项的231万亩建设任务,扎实推进2020年中央209万亩任务落实。市场化建设高标准农田100万亩。开展“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评估,启动《山西省2020-2025年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修编工作。
 
  15.加快发展现代种业。以建设现代种业强省为目标,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组织开展种质资源普查,强化地方传统优良品种保护和农作物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实施优势特色作物和畜禽良种联合攻关,培育壮大一批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快杂粮、中药材等种子(苗)种业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畜禽良繁场、水产养殖育苗场和南繁基地配套建设,加大种业监管和服务力度。编制“十四五”种业发展规划。
 
  16.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落实,对2.9万台农机具进行精准补贴。继续实施“2+7”(小麦、玉米+马铃薯、高粱、胡麻、莜麦、谷子、荞麦、豆类)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面积达到2200万亩以上。深入实施机械化有机旱作农业工程,完成农田宜机化改造面积5万亩左右,机械化秸秆还田面积2200万亩左右,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545万亩,机械化秸秆综合利用350万吨。2020年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小麦、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
 
  17.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扎实开展“一控两减三基本”,继续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创建一批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在绛县等9个县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整县试点,继续实施农膜回收及利用试点项目。抓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规模养殖场设施配套率达到95%,全省综合利用率达到77%。积极推进水域合理利用和生态保护,在主要水库湖泊发展生态增养殖,促进水生态修复。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保护黄河及湖库水域生物多样性。出台我省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在高平、蒲县、万荣3个绿色发展先行区试点县开展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品种的绿色种养技术应用试验,探索建立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
 
  18.培育高素质农民。落实“人人持证、技能社会”要求,继续完善职业农民生产技能标准制定,实现主导产业技能评价标准全覆盖。推进农民生产技能考核颁证,进一步提高农民能力素质,力争全年考核颁证5万人。继续实施农业经理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培养计划、经营主体服务主体带头人轮训计划。
 
  四、坚持改革为要,持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19.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意见,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衔接。继续推动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力度,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能力建设,妥善化解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20.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组织开展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回头看”,完善集体资产管理台账。稳步推进股份合作制改革,指导新成立的集体经济组织登记赋码、规范运行。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等六项权能实现形式。探索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有效路径。2020年底全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利用清产核资工作成果,积极研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化解途径。
 
  21.推进农技农经体系改革。突出市场化改革,推动农技农经人员成为市场主体,用市场化机制解决农技农经推广服务问题。鼓励支持农技农经人员挂职、兼职、离岗创业。每市选择一个县开展农技推广机构市场化运行试点,整合各类服务机构和平台公司,通过共同出资、技术入股、创新平台共建或人才联合培养等方式,形成紧密合作的创新服务综合体,促进农业科技服务市场化。每市选择一个县在农村会计委托代理记账、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等方面开展市场化改革试点。
 
  22.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培育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创建2个家庭农场示范县和100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出台开展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实施意见,在太谷、临猗等5个县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试点。在全省70%以上县全面推进生产托管服务试点,新增托管服务面积100万亩以上,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
 
  五、瞄准美丽宜居,提升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
 
  23.发挥乡村建设牵头抓总作用。制定出台《山西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2020年行动计划》进一步落实各级各部门责任,推动形成工作合力。突出典型、示范带动,持续抓好1000个省级示范村和市县两级示范村创建,评选一批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建立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专项推动督导检查机制,落实现场会、交叉检查、明察暗访、督导考核等措施,扎实推动各项任务落实,确保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交账。
 
  24.持续开展好村庄清洁行动。以“一拆三清一改”(拆违治乱,清垃圾、清河道沟渠、清畜禽粪污,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为主要内容,重点整治农村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丢等问题,力争实现所有行政村干净整洁有序。
 
  25.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坚持试验示范先行、分类推进的原则,突出“一主三副六市域中心”,以汾河流经县和中部盆地城市群为重点,一类县农村要基本实现无害化,有条件的二类县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5%左右。积极探索农村“厕所革命”长效管护机制。全年完成农村户厕改造不少于53万座,力争全省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5%。
 
  26.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全面落实中央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指导意见和我省实施意见,牵头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会商、统筹推动,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集中排查化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流转等矛盾纠纷,努力实现“存量清零”。在灵丘县、阳泉郊区、长子县3个县和3个乡镇、30个村开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总结一批好的经验做法。开展“三零”创建活动,与省级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村相结合,选树一批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典型村。组织好中国农民丰收节,每个县选择一个村,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广泛深入开展节庆活动。
 
  六、加强制度建设,增强“三农”工作保障
 
  27.强化思想政治。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三农”重要论述、“三篇光辉文献”,引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农”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找准“三农”干部定位,增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大局意识,推动“三农”工作新实践新发展。要抓好作风建设,加强调查研究,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以过硬作风彰显初心使命。
 
  28.推进“三农”依法行政。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健全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加强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推进修订《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加快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2020年底前全面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持续保持农业农村领域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高压态势,确保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如期完成。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落实,修改和完善省级行政审批有关制度办法,进一步调整下放许可事项,推进省级农业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在“一部手机三晋通”APP上线,做好线上线下结合,加强上下联动衔接,打造群众满意、科学规范、便捷高效的农业行政审批环境。
 
  29.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研究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补贴范围和标准,探索完善农业补贴政策与粮食生产挂钩机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推动本级预算安排,加大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投入力度。继续统筹整合产业发展资金,集中力量解决影响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弱项。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提标、扩面、增品,突出基础性、普惠性,保大宗,保成本,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作用。
 
  30.加强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农业农村部门职能,加强对“三农”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统筹推动。坚持结果导向、目标导向,推动开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压实各级各部门抓“三农”责任。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四高四为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认真编制农业农村“十四五”规划,加强“三农”领域项目库建设,谋划一批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项目,有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热门评论

上一篇:山东省发文免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许可考试费

下一篇:2020年乡村产业工作要点,包括这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