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飞科技在联合国数字农业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
- 来源:极飞科技
- 2020/12/1 9:27:23
- 20785
【农机网 明星企业】 11月30日,由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电信联盟(ITU)联合举办的2020年数字农业论坛在线上开幕。联合国粮农组织助理总干事金钟珍(Jong-Jin Kim)、联合国粮农组织科学家伊斯玛罕·埃洛阿菲(Ismahane Elouafi)、电信联盟亚太区域总代表Atsuko Okuda、电信联盟电信发展部门副主任Stephen Bereaux出席论坛并发表了开幕致辞。极飞科技作为受邀参会的中国企业,分享了如何以平等互惠的“无人化”技术赋能农户,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社区生计的同时,构建可持续的智慧农业生态系统。
本次论坛以“弥合数字鸿沟,技术创新赋能小农经济”为主题,邀请了近100位来自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组织的代表及行业专家,聚焦农业人工智能、农业大数据平台、农产品追溯与农村电商、数字乡村、农村普惠金融等五大热点话题,在思维碰撞中探讨数字农业的技术革命与发展趋势。
在论坛开幕仪式上,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电信联盟两大机构还共同发布了《数字农业与人工智能应用》的新报告。该报告梳理了人工智能推动粮食系统转型的实现路径,并收录了人工智能在农业领域运用的实践。极飞科技与Connecterra、阿里巴巴、微软等高成长创新企业及科技巨头共同入选此次优秀应用案例。从病虫害预警系统和奶牛早期疫病检测,到农民知识教育和无人化智慧农场,农业人工智能已逐渐成为实现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极飞科技入选联合国2020年数字农业应用案例
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龚槚钦在会上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每年有将近1200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粮食生产体系正面临着农业人口老龄化、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量流失的困境。然而,由于缺乏高效、低成本的智能工具,长期以来,农民仍然严重依赖人工劳动进行农田管理。农业生产分为了耕作、播种、管理、收割等四大环节,据统计,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的综合机械化水平在2019年已经超过了70%,然而涉及到作物生长管理的机械率却仅不到10%。
作为一家深耕智慧农业领域的科技公司,在极飞看来,要推动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技术的使命不应只停留在智能化工具的研发和制造。在气候变化、贫困与饥饿加剧的挑战下,要为未来90亿的世界人口提供充足、安全、多样化的食物,人类必须要改变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运作模式。
因此,极飞从建设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入手,依托北斗卫星定位系统,陆续在中国35,000个农村地区铺设了高精度导航网络,并利用遥感无人机拍摄农田高清地图。有了高清农田地图后,极飞将农业无人机、无人车和农机自驾辅助设备等精准农业设备带进农田,帮助农户从事播种、巡田、撒肥、施药等繁重的农事活动。除此之外,极飞开发了智慧农业系统这一农田管理软件,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为小农户和大农场提供科学化生产决策,终构建一个无人化的农业生态系统。
根据龚槚钦的介绍,从2016年起,极飞推出了基于深度学习与图像识别的农业人工智能系统,真正地将“农业+AI”由蓝图变成现实。极飞的人工智能与无人驾驶、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度融合,已经被应用于农药精准喷洒、农田监测、农作物诊断及土壤状况分析等多样化场景。例如,AI能够准确识别棉花吐絮率,判断棉花成熟和收割的时期,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品质。农业AI还能对病虫害、杂草进行自动快速诊断,从而指导农药和化肥的精准投放,避免造成因过量喷洒导致的土壤污染。
而全面打造”无人化”的智慧农场,是极飞构建可持续农业生态系统的关键之战。2019年开始,极飞将智慧农业系统引入江苏大中农场8万多亩的稻麦田,通过无人化巡田和数据采集、全自主病虫草防除、数据驱动的生产规划和资源调度实现农场管理的降本增效。经过一年种植季的试验,大中农场2019年的农药使用成本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100多万元,农机油料损耗成本也节省了100万元。
同时,极飞还在新疆棉花基地开辟了一片“无人”管理的棉花种植试验田,把农业AI广泛应用于基本苗识别与分析。过去,农场只能以人工巡田的原始方式来统计棉花的基本苗数量,整个调查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还非常劳累辛苦。如今,通过遥感无人机采集的高清农田地图,再结合AI作物生长模型,极飞的智慧农业系统即可在短短几秒内,将棉苗数量精准统计出来。农场主由此可及时决定是否补种,并制定合理的水肥管理措施,以提高棉花的终产量。
虽然中国在数字技术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拉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下,中国智慧农业开始进入高速发展的爆发期。此次以极飞科技、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中国科技企业入选联合国报告优秀案例,不仅反映了社会对中国智慧的认可,也体现出中国数字创新解决方案对智慧农业发展的借鉴参考意义。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