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30年累计建成3389万亩
- 来源:农机网整理发布
- 2022/2/10 16:23:29
- 23272
【农机网 热点关注】 高标准农田是指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灌排设施配套、土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的农业生产田块。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是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农田防灾抗灾减灾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升耕地质量和产能、确保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迫切需要,对于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
“十三五”以来,广西各级各有关部门深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通过采取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田间工程建设等措施,强化协同配合,狠抓规划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印发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明确规划期内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良好、抗灾防灾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进一步筑牢粮食安全基础,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的方式,重点在永久基本农田、粮食生产功能区、糖料蔗生产保护区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到2025年累计建成 2977 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293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280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到2030年,累计建成3389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781万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290亿斤粮食产能。同步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规划期内完成12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
展望2035年,通过持续建设提升,广西高标准农田保有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节水灌溉、绿色农田、数字农田建设模式进一步普及,粮食生产功能区、糖料蔗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农业园区和田园综合体等同步建设、一体推进,支撑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力争全区粮食产能迈上300亿斤台阶。
《规划》指出,广西以坡耕地为主,地块小而散,平地较少。耕地土壤类型以水稻土、赤红壤、红壤、石灰岩土为主。土壤立地条件一般,耕地质量等级以中等居多。土壤酸化趋势较明显,农田滞水潜育现象普遍。山地丘陵区土层浅薄、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大。气候类型多样,年降水量1086~2755mm,水资源较丰沛,但不同地区、季节和年际之间差异大。生物多样性突出,农产品种类丰富,以一年两熟或三熟为主,是我国水稻、玉米重要产区和糖料蔗主要产区。农田建设基础条件较差,田间道路、灌排等工程设施普遍不足,农田防护能力差,水土流失严重,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足。已建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不高、维修保养难度大,部分项目因工程设施不配套、老化或损毁问题不能正常发挥作用,改造提升需求迫切。
在规划期内应加强细碎化农田整理,丘陵区建设水平梯田,配套农田防护设施,大力加强高标准农田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重点建设水稻、玉米、蔬菜、糖料蔗等保障基地。按照“路相通、沟相连、渠防渗、林成网”的要求,达到“旱能灌、涝能排、渍能降、田方正”的标准,强化规划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全力构建完善的农田配套设施、高效的农业生产格局、优质的土壤种植基础和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为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夯实基础,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在科技配套方面,围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目标,大力引进和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良种规模化种植水平。建立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集成推广应用作物精确定量施肥技术、病虫害安全高效防控技术、高效农业规模化生产技术等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等关键环节的生产机械化,加强农机与农艺结合,大力推广高性能植保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引导和指导农民进行全过程规范化、标准化种植,提高技术到位率。建成后,达到科技服务配套工程标准要求。
《规划》指出,根据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践经验,本规划实施后,预期能新增高标准农田1207万亩,改造提升781万亩,发展高效节水灌溉120万亩以上。规划建设区域的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将明显提升,新增高标准农田亩均提高粮食综合产能100公斤左右、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亩均提高粮食综合产能80公斤左右,糖料蔗单产可提高1吨左右,亩均每年增收节支300元以上。建成后,预计全区每年可增加粮食综合产能36亿斤左右。
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