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化技术推广典型案例之一主多元的农机推广体系 高质量推进粮食稳产保供
- 来源:四川省宣汉县农业机械化推广站
- 2023/11/14 10:21:29
- 11686
【农机网 地方农机】宣汉县位于川渝陕结合部,地域面积427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1.76万亩,耕地分布呈“8坡1山1平坝”总体特征,属于典型的盆周丘陵山区地貌。辖37个乡镇(街道),人口132万。面临大量劳动力外出、推广体系不全、农业投入大效益低、机械化程度不高等短板,急需破解“谁来种田、怎样种田”难题,推进“农业兴县”战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一、基本情况
(一)机构基本情况。因机构改革,2009年下半年将原农机管理局合并到县农业局,保留了县农机推广站、县农机管理站、县农机技术学校、县农机监理站。于2016年6月,再将县农机推广站、县农机管理站、县农机技术学校合并为县农业机械化推广站。县农业机械化推广站履行负责全县农机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培训,农机操作与维修,农村机耕道和机电提灌站规划、勘测、建设与管理,农机惠农政策落实,农机具管理等职能职责,县编办将全额公益性农机推广岗位编制数精减设置为16个。同时,2019年4月54个乡镇合并改革为37个乡镇(街道),因此乡镇农技站又改为37个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继续履行原农技、农机相关职能职责,但其人财物归乡镇(街道)管理。至今,有少数乡镇无专业农机化推广工作人员,其他农技人员代履行相关工作。
(二)工作背景和形势。宣汉位于川渝陕结合部,县域面积4271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131.76万亩,耕地分布呈“8坡1山1平坝”总体特征,属于典型的盆周丘陵山区地貌。辖37个乡镇(街道),人口132万,是全国革命老区县、全省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在全国“百强县”排名中居第133位(2021年),正在全力冲刺全国“百强县”。前些年,我们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主要面临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 “干不了”,主要是由两方面原因造成,一是劳动力缺乏;二是生产条件差。第二个问题“ 干不好” ,一是我们服务体系不强,宣汉以小农经济为主;同时,我们缺乏统一有效的组织体系。第二个方面是我们技术标准不优。第三个问题,“ 干了不划算”,主要体现在效率低和效益低。
(三)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培育壮大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家庭农场等农业主体,坚持县农机化推广站主导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加快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破解“谁来种田,怎样种田”瓶颈,深入实施“农业兴县”战略,高质量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稳产保供,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二、主要做法
第一个做法,三级体系搭平台。主要是实现农机推广体系形成有机构、有阵地、有人员、有平台、有经费“五有”工作格局。我们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了“1+37+392”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体系(即一个县级农机推广机构,37个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392个村农机推广服务员),合力抓好全县农机推广。一是县上有专门的农机化推广站(并增挂县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中心牌子),主要职责是履行负责全县农机先进技术示范推广,农机新技术培训,农机操作与维修,农村机耕道和机电提灌站规划、勘测、建设与管理,农机惠农政策落实,农机具管理等职能职责,统筹安排调度县乡村抓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农机作业服务收费标准、以及相关政策的制定,主要由县农机化推广站统筹利用全县农机装备组织引导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二是在全县37个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增挂农业社会化服务站牌子)运行,明确了 2—5 人专门从事农机推广及社会化服务工作,主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落实县上的政策和工作要求,对辖区内的农机化推广等社会化服务统筹组织。三是成立村(社区)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员,明确每个村的服务员由 1—2 人构成,主要是从村社干部、优秀返乡创业人才中选拔,服务员主要是从事农机操作、农机推广、政策宣传、组织发动、供需衔接等工作;为了确保服务员能够留得住、愿意干,我们专门出台了两个方面的激励,一个方面是明确村社会化服务员在从事农机服务过程中,可以给予他 1%-5%的服务费用提成,同时,针对优秀的农机服务员,我们及时列入村组的后备干部培养;为了保障村农机服务员的服务质量,专门设立了投诉电话,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建立了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员红黑名单。
第二个做法,四项举措强主体。主要目的是实现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有人干、而且干得好”。一是扎实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实解决种粮大户行路难、运输难、生产难、灌溉难等问题,推进农村机耕道、农村机电提灌站、农机库房、农田宜机化改造等基础建设,重点解决全程机械化生产相关的设施设备建设难题,为农机推广夯实了基础。至今,全县共建成农村机电提灌站288处300台5998.8千瓦,辐射灌面达20万亩,建成农村机耕道1.23万公里,建成“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4处,农机库房11处,农田宜机改造5300亩。二是政策激励。主要从购机奖补、贷款贴息、优惠使用闲置资产、优先实施服务项目4个方面进行政策激励。同时,专门针对耕、种、防、收等环节,为农机专合社等业主免费安装农机作业终端,作业端终记录下农机作业面积和行动轨迹,每环节补助30元/亩,让农机操作手享受农机作业补贴。三是考核激励。我们对农机推广社会化服务主体,从升星和荣誉两个方面进行考核激励。宣汉县星级服务组织评定原则上每2年开展一次,通过自主申报、乡镇推荐、县级评定方式进行,评定等级分为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3个等级,对当年获得宣汉县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服务组织的分别给予奖励资金6万元、4万元、2万元,每上升一星级奖励2万元,不重复奖励,原则上逐级晋升星级。对当年获得国家、省级、市级重点服务组织的,除国、省、市级奖励外,县财政再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资金奖励,奖励资金主要用于农机装备及办公设备购置、队伍及阵地建设、人才培训等。四是强化素质。针对农机手的培训和农机维修维护一直是个短板,我们与国家级的县职中强强联合,依托县职中的师资、场地、实用技术承担培训任务,并建立了“县职中负责大修、乡镇负责日常维护保养清洗”的机制。
第三个做法,三项创新优服务。主要目的是实现农机推广服务“有人参与、而且愿意参与”。一是技术引领。从水稻“13444”浆泥育秧技术着手,采取流转经营型、托管服务型、互助作业型及股权量化型等“四种”方式,坚持“专合社+基地+农户”模式,抓好全程机械化技术引领服务。二是科技赋能。及时出台了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的收费标准,通过建立农机社会化服务平台,让农户能够非常方便的、通过线上的方式来提供需求,帮助他们解决所需的生产环节服务,组织服务主体开展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三是创新方式,为了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农机社会化服务,结合宣汉的实际,我们专门从 4个方面进行了相应的优惠补贴:第一方面是为脱贫监测户开展农机服务的,县财政给予农机服务主体50%的补贴,让监测户少给服务费减少成本,同时又增加他们的收入。第二方面是为规模经营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开展服务的,县财政给予农机服务主体20%的补贴;第三方面是邀请农机服务主体治理撂荒地且规模经营50亩以上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县财政给予农机服务主体20%的补贴;第四方面是对参与全程机械社会化服务的农户和种粮大户,由服务主体对其进行优惠10%服务费。
三、取得成效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不断推动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在盆周山区率先示范推广了农田良田、良机、良种、良法、良制“五良”融合改造,实现了小田并大田、“铁牛”代耕牛,主要农作物农机化综合水平快速提升。在农机发展基础设施化、农机推广服务社会化、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带动农户增收效益化等“四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农机发展基础设施化。近年来,县农机化推广站通过强化沟通,积极争取,主动作为,快速发展,除抓好农机装备、农村机耕道、农村机电提灌站、农田宜机化改造外,重点培育壮大了农机专业合作社25家,已在全县建成具有机械化育秧中心、培训中心、烘干中心、加工中心于一体的“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四处,种植大户使用的烘干设施19台套,迎来了各级领导和业主们前来观摩、学习。特别是2023年3月建成的君塘镇大渔池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主要使用单位是全县率先成立的宣汉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育、耕、种、防、收、烘、加工等各类农业机械81台套,有专门的合作社办公室和接待室200平方米、社会化为农服务展厅200平方米、培训室200平方米、农机中心(即农机库房)600米、育秧中心900平方米,并在普光镇方斗农业园区建设有专门的生产加工区占地20亩,在全县示范打造成主要粮食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一体的龙头企业。2022年,宣汉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现已达到年销售收入6000余万元,带动周边群众人均年增收3000多元。
(二)农机组织服务社会化。每年全县农机专业合作社、种植家庭农场业主除经营好自身流转田地外,在县农机化推广站主导下定期在周边乡镇和毗邻区县开展机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在关键农事季节农村缺劳无人种的难题,防治了田地撂荒保障了粮食安全。其服务收费全面参照《宣汉县主要粮油作物农业生产农机社会化服务指导价目录表》。目前,宣汉县丰收农机专业合作社、宣汉县新芽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被评为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省级重点服务组织。
(三)农机作业服务专业化。组织有操作资质的农机操作手,采取统一的农机装备、按照统一服务要求、统一技术标准、统一服务时间,对统一的农作物品种分类进行专业服务,提高服务效果和群众满意度。至今,全县有资质的农机操作手555人,有专业的农机装备300余台套,支撑了农机专业服务的能力。
(四)带动农户增收效益化。自从开展农机推广服务以来,不仅实现了“机械化种田”,而且实现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调动了农机专合社等业主开展农机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积极性,带动了剩余劳动力在外务工实现再收入。其中,2022年,全县利用农机补贴624.57万元推广新机具13367台套,受益农户11715户,开展农机作业服务面积达56万亩,比2021年增长34.9%,实现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810元,比2021年增长6.8%,每亩带动农机增收150元,带动脱贫监测户增收300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总体来看,从开展农机推广及社会化服务以来,效果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的带动提升:一是带动农业机械化率的提升,2022年底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65.09%。二是带动粮食规模经营的提升,部分农户迅速从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规模经营。三是带动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的提升,在推广服务区域、服务主体数量、服务面积、服务质量方面都呈现出大幅度增长。四是带动粮食产量的提升。五是带动农户收入的提升。
四、经验启示
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早日实现“农业兴县”战略,必须先要夯实农机化发展基础建设,大力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具,实现“机械化种田”是根本出路。只有这样,不仅能抓好主要粮食作物适度规模经营,而且能发动当地农机专业合作社等主体积极抓好农机推广及社会化服务,推广“三四三”工作机制,坚持以“四化”为引领,有效破解农业生产“干不了”“干不好”“干了不划算”等难题,为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添砖加瓦。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