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西省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 来源:山西省农业农村厅
- 2024/4/3 16:26:07
- 15346
【农机网 科技创新】 为切实加强技术支撑,进一步提升我省马铃薯生产水平,结合气象条件和生产实际,特制定2024年山西省马铃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一、选择良种
根据不同生产条件、用途、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种植品种,使用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脱毒种薯。春播旱作区应选择耐旱、抗病、高产的中晚熟鲜食或高淀粉品种,有灌溉条件的平川区可选择对水肥要求较高的加工型品种或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有晋薯16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号、大同里外黄、同薯29号等;加工专用型品种有夏波蒂、大西洋、麦肯1号、布尔班克等;中早熟品种有V7、沃土5号、希森6号、荷兰15号、中薯5号、早大白等。
二、技术模式
旱作地区主要推广平播后起垄、单垄双行农机农艺配套技术模式。水源充足的地区主要推广大垄密植、单垄双行、水肥药一体化管理、减肥增效等技术。
坡梯田和旱川地主要推广旱地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实行大垄双行栽培模式;中北部平川地区主要推广机械化垄作技术和滴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实行大垄双行或单垄单行栽培模式;中南部早熟区围绕早熟品种,通过早播种、早浇水、早追肥、早收获、早上市、高密度,以早促早,一促到底,主要推广机械化垄作栽培和膜下滴灌技术,一般实行大垄双行栽培模式。
三、选地整地
(一)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缓、土层深厚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土壤PH值为5~8之间,有机质含量在1.2%以上,土壤耕层深厚;地势平坦或缓坡地,排水良好,马铃薯应与豆科、禾本科作物实行2~4年轮作,前茬不宜种植茄科、块根、块茎类作物。注意:部分马铃薯品种对烟嘧磺隆、嗪草酮、莠去津等除草剂敏感,前茬喷施过这些除草剂的地块,选择马铃薯品种要慎重。
(二)整地。前茬作物秋收后及时灭茬深耕,耕深30厘米以上,增加土壤的蓄水能力,提高土壤含水量。早春耙耱保墒,镇压提墒。播前旋耕,做到地平土细,有条件可结合旋耕施入腐熟的农家肥2000~3000公斤/亩。
四、种薯处理
种薯应选用质量达到国标的脱毒种薯,一般使用一级种薯即可,早熟品种或加工专用品种使用原种做种薯。重点推广催芽晒种、切刀消毒和药剂拌种等技术。
(一)催芽切块。播种前20天左右种薯出窖,置于室温15℃左右散射光下催芽,剔除冻薯、病薯和畸形薯。播种前2~4天进行种薯切块,每块保持1~2个以上芽眼,重量35~40克为宜。
(二)切刀消毒技术。使用75%的酒精或0.5%的高锰酸钾水溶液作消毒液,切刀浸泡在消毒液中待用。每人两把切刀,轮流使用,一旦切出病烂薯,马上换刀。
(三)药剂拌种。药剂拌种分干拌、湿拌两种形式。干拌:每100公斤薯块,用滑石粉1公斤+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克+72%克露WP100克混合后拌种。湿拌:每亩用60%吡虫啉悬混剂30毫升+安泰生50克兑水1~2公斤进行薯块喷雾,拌种后,放在通风弱光处晾晒,薯块要经常翻动,待伤口干燥愈合后装袋待播。
五、适时播种
一般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在7~8℃后即可进行播种。一般中晚熟品种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播种;早熟品种采用地膜覆盖可适当早播,以出苗后不霜冻为宜,一般3月中旬至4月上旬播种。主要推广机械化垄作栽培技术。
采用马铃薯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药”以及“覆膜、铺管”等操作。旱地一般实行单垄双行栽培模式,水浇地可用单垄双行或单垄单行栽培模式。播种深度约11~13厘米;旱地墒情不足时,采取低起垄高培土的策略,减少春旱对出苗的影响,出苗后至封垄前培土2次,使种薯到垄顶达到20厘米以上。
六、合理密植
单垄双行栽培模式,水地一般垄距110~120厘米,垄上窄行距25~30厘米,垄间宽行距80~90厘米,株距25~30厘米左右。旱地适当增加垄宽、降低垄高、缩小垄上行距;单垄单行种植一般行距90厘米,株距18~20厘米。中晚熟品种每亩3500~4000株,早熟品种每亩4000~4500株。
七、田间管理
(一)中耕培土。露地栽培在出苗10%和株高20厘米左右时分别进行中耕培土,培土后应垄形饱满,沟垄整齐,行间杂草应除净,保证中耕后芽块至垄顶达到18~20厘米。单垄单行模式培土后呈梯形,两边斜面各长40厘米,垄顶宽30~35厘米,三面总合110厘米以上,结合培土可追施化肥。第二次中耕,株高在20厘米左右开始,作业时不伤根、不伤苗,尽量少的埋苗。膜下滴灌(单垄双行)模式应在播种后20天进行苗前培土,培土厚度3~5厘米,要求培土均匀,压膜严实,否则易烧苗,造成缺苗断垄。
(二)肥水管理。应根据目标产量、土壤肥力和肥料效应等因素,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农家肥结合整地时施入;每亩施用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40~60公斤/亩做基肥,随播种一次性完成;视田间植株生长情况,结合中耕培土可以追施尿素、硫酸钾、中微量元素等肥料。使用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的地块可通过水肥一体化追施水溶肥料。
(三)田间除草。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运用,辅以人工除草。苗前除草剂(第一次中耕后)采用封闭除草剂二甲戊灵(45%田普)(120~180毫升/亩)。苗齐后用苗后除草剂高效盖草能(50~100毫升/亩)或25%砜嘧磺隆(宝成)(5~7克/亩)或48%排草丹(150~180毫升/亩)。
(四)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除了通过选用抗病品种、脱毒种薯和采用轮作倒茬、切刀消毒、药剂拌种等技术措施从源头预防病虫害发生外,积极防治早疫病、晚疫病等常见病害和地老虎、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以及蚜虫、二十八星瓢虫。主要推广晚疫病监测预警系统,实施精准防控。
八、适期收获
当马铃薯70%植株叶片枯黄,茎秆开始枯萎、块茎停止膨大时,应择时收获;最好在收获前7~10天进行杀秧,利于薯皮老化,减少机械损伤。
早熟品种如果市场行情好、价格高可以提前一周收获。淀粉加工薯尽量晚收,延长淀粉积累时间,增加淀粉产量。种薯收获时要尽量避免机械损伤,防治病菌通过伤口入侵薯块,导致烂窖,收获的薯块也不能暴晒,影响耐贮性。
薯条、薯片加工型品种,收获前15天停止浇水,加快薯块表皮老化。收获前25天停止施肥,促进养分下移,植株叶片由绿变黄,茎秆逐渐枯萎。最好在收获前10~15天进行杀秧,以利薯皮老化,提高干物质含量。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