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山东省印发《黄淮海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应用指引》

来源: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2024/5/22 9:05:54
10408
导读:推广应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提高玉米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对于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农机网 科技创新】 
 
关于印发《黄淮海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应用指引》的通知
 
鲁农机推字〔2024〕7号
 
  各市农机技术推广站(中心):
 
  为稳步推进现有玉米播种机具更新换代,加快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的推广应用,助力主要粮食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我站制定了《黄淮海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应用指引》,现印发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快新机具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2024年5月19日
 
黄淮海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应用指引
 
  推广应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提高玉米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对于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本指引主要针对黄淮海尤其是山东区域玉米机械化生产模式制定,各地可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进一步加快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推广应用,促进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
 
  一、机具选择与调整
 
  夏玉米免耕播种是在小麦收获后的地块上,不翻耕土壤,采用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直接在麦茬地上,一次进地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作业工序,具有抢农时、省人工、提高播种质量和作业效率的优点。选择机具时,应充分考虑种床基础,选择适用的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并配套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和播种作业监测终端,提高播种质量。
 
  (一)高性能免耕播种机
 
  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是指配置指夹式或气力式排种器,具备单体独立同步位仿形机构、V型或单体轮式苗带镇压机构的播种机,具有播种质量好,作业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在秸秆全量覆盖或仅做根茬粉碎处理的未耕地上完成精量播种作业;具有播种单粒率高,播深一致性强,株距合格率高等优点;配置指夹式排种器的免耕播种机推荐作业速度为6-8km/h;配置气吸或气吹式排种器的免耕播种机推荐作业速度为8-10km/h。
 
  单体独立同步位仿形是指每个播种单体具有平行四连杆机构与播种开沟器两侧仿形限深轮组合的仿形方式,在播种机开沟器位置同步仿形,可实现播种深度均匀一致。
 
  1.农机农艺要求
 
  (1)选用良种
 
  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属单粒精密播种机,使用不达标种子会造成较多空穴,降低产量。因此,应选用经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审定的优质高产、抗性(抗病、抗虫、抗逆)强、适应性广、适合机械化收获等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种子纯度≥96%、净度≥99%、发芽率≥95%、含水率≤13%,形成“高品质品种+高性能播种机”联合应用方式。
 
  (2)前茬处理
 
  为提高玉米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播种质量,提供适宜作业环境,推荐采用具有秸秆粉碎抛撒功能的小麦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小麦留茬高度≤15cm,秸秆切碎长度≤10cm,秸秆抛撒均匀度≥85%。
 
  (3)功能要求
 
  由于直接在未经翻耕的茬地上作业,地表较坚硬,所以免耕播种机需加装专门的破茬开沟和防堵工作部件,实现在小麦秸秆全量覆盖的情况下作业通过性强、作业速度高、无堵塞;具备播种质量好,可同时完成施肥、覆土、镇压等多项功能。
 
  2.作业质量要求
 
  (1)播深合格率≥90%,粒距合格率≥95%,确保种子均匀播在净土里;
 
  (2)种子破损率:指夹式精播机≤1.5%,气吸式精播机≤0.5%;
 
  (3)播种单粒率≥95%以上,播后晾籽率≤2%,地头无漏种、堆土现象;
 
  (4)施肥深度合格率≥75%,种肥间距合格指数≥90%,地头无漏肥、堆肥现象,切忌种肥同位;
 
  (5)播后镇压,做到覆土严密,镇压适度,无漏无重。
 
  3.常见机具与特点
 
  目前常见的高性能玉米播种机按排种原理可分为指夹式(机械式)和气力式:
 
  (1)指夹式(机械式)精量播种机
 
  在我省使用较多,主要由指夹式排种器、机架、肥料箱、开沟器、施肥器、仿形机构、镇压轮等部分组成。其中,指夹式排种器是核心部分,主要由种子盒、取种机构、推送机构、刮种机构、投放机构、护种机构和清种机构等几部分组成。
 
  排种器工作时,首先由取种机构从种箱中获取种子,通过一系列推送装置的运输,把种子送到预定位置,并由刮种机构将种子从推送装置中推送到投放装置,最后由投放装置将单粒种子投放到种床中。
 
  该机型播种单体采用了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播种精度较高,高速条件下作业性能也较好。
 
  (2)气力式精量播种机
 
  主要通过气流产生的吸附力将种子进行播种,并通过控制气流来达到控制播种数量的目的。气力式精密播种机依据其播种原理不同可以分为气吸式、气压式、气吹式三种播种机。
 
  我省主要使用气吸式播种机,其排种器由带吸种孔的排种盘(轮、滚筒)、风机和气流系统等构成。种子由于压差进入吸种孔,被排种盘带出气流作用区时,因自重落入输种管,播入种床。对于种子的尺寸与外形都没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单颗粒播种的情况下,气吸式播种机在高速运转下也可以实现较为稳定的输出。
 
  该机型播种单体采用了平行四连杆仿形机构,开沟、覆土和镇压全部采用滚动部件,田间通过性好,各行播深一致,适宜高速条件下作业。
 
  4.机具配置要求
 
  选配指夹式或气吸式高性能播种机,播种机应采用单体独立同步仿形机构,实现较高作业速度下均匀播种,出苗整齐度高,重播、漏播率低;应配置V型或单体轮式苗带镇压机构,提高镇压效果,确保种子与土壤紧密结合。
 
  (二)农业机械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
 
  推荐加装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一是提高播种直线度和调头对行衔接性,实现精准播种。二是提高前后环节作业匹配度,为后期植保、对行收获创造条件,减轻机手劳动强度。
 
  1.系统组成
 
  北斗导航驾驶系统是集卫星接收、定位、控制于一体的综合性系统,一般由导航控制单元、车载计算机、转向执行单元等组成。
 
  2.功能要求
 
  (1)系统具备接收卫星定位信号,高精度位置解算能力;
 
  (2)精准控制农机设备的操作;
 
  (3)具备通过移动网络上报农机状态数据,接收控制指令等功能。
 
  3.性能要求
 
  应根据当地定位基站、网络信号、地块坡度、扩展性等因素,优先选择配置具有作业线共享功能、支持移动、联通和电信“三网合一”的网络差分方式的系统。在网络信号无法覆盖的区域,可选用星基增强差分方式或者增配移动电台基站。在地面坡度较大时,优先选择双天线定位等具备姿态和地形补偿功能的驾驶系统。
 
  在半封闭环境下性能要求如下:
 
  (1)室外定位:平面定位精度:≤2cm(RMS),高程定位精度:≤5cm(RMS);
 
  (2)室内机库定位:室内机库定位精度应优于10cm(1σ);
 
  (3)导航作业控制:直线作业精度优于2.5cm,地头起落线作业精度优于20cm;调头上线距离小于5m;
 
  (4)自主作业:自主作业覆盖率不低于95%;
 
  (三)播种作业监测终端
 
  1.终端组成
 
  安装在播种作业机组上,具有播种量监测、作业速度监测、故障显示报警、图像采集、卫星定位、无线通讯等功能。终端应包括控制器、卫星定位模块、无线通讯传输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电源处理模块、显示报警装置、播种量监测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卫星定位天线、无线通讯天线等,可包括操作键、读卡器、信息发布等设备,以及视频、音频、农机驾驶员信息采集设备等。
 
  2.功能要求
 
  (1)作业信息监测。能实时监测作业状态、作业面积、播种总量、当前亩播量、平均亩播量、作业株距、位置信息、行驶速度、作业时长等信息;
 
  (2)图像信息采集。具有图像采集功能且分辨率不低于320×240(OVGA),摄像头应支持夜视功能;
 
  (3)异常状态报警。在播种机作业状态不正常或终端出现故障,如漏播、缺种、堵塞时,以声、光、文字等方式向农机驾驶员提示;
 
  (4)高速精准作业(10km/h以上)还应配备具有种子计数与落种间隔统计分析及显示功能的监测设备。
 
  3.性能要求
 
  (1)监测系统对作业数据的采集应满足以下要求:误差率应≤1%,作业数据最小采样时间间隔≤2s;
 
  (2)对播种过程中灰尘、砂石、种子包衣、石墨粉等适应性强;
 
  (3)能够在后端平台监测播种情况及作业轨迹。
 
  二、作业前检修保养
 
  作业季节开始前,应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对播种机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调整和保养。
 
  1.试运转。经保养或修理后的播种机应做好试运转,先局部后整体,认真检查地轮、传动部件、开沟器、排种器、施肥装置、风机、覆土器、镇压器、仿形机构等机构的运转、传动、调节情况,检查有无异常响声情况,运动是否灵活可靠。
 
  2.检查部件。检查外露传动部件防护罩是否完好,重要部位螺栓、螺母有无松动,机架等部件有无变形等。
 
  3.润滑保养。播种机在工作前应及时向各注油点注油,保证运转零件充分润滑。注意不可向齿轮和链条上涂油,以免粘满泥土,增加磨损。
 
  4.备齐配件。备足备齐田间作业常用工具、零配件及油料等,以便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排除。
 
  三、适期适墒播种
 
  (一)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
 
  黄淮海区域一般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夏玉米。不同熟期的玉米品种和不同的玉米生态区,播种期也不相同。应根据实际种植情况,选择生育期合适的品种,尽量避免光热资源浪费和成熟度不足等情况的发生。
 
  (二)适墒播种
 
  小麦收获后,若墒情适宜,应立即抢墒播种;若墒情较差,应播后及时灌溉;若适播期内未达到播种条件,应及时改种早熟品种,并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四、调整试播
 
  (一)播种机与拖拉机挂接调整
 
  调节拖拉机的中央拉杆和左右拉杆,使播种机主梁纵向和横向均处于水平位置。调整下悬挂臂限位拉链,使播种机横向中心线与拖拉机纵向中心线重合。拖拉机悬挂机构下拉杆与左右吊杆连接的销轴应放在长孔内,以保证机具工作时的整体仿形。开沟器入土角通过中央拉杆调整,前倾角为1º~2º。拖拉机液压悬挂装置须使播种机准确可靠地起、降。气吸式播种机传动系统与拖拉机动力输出轴连接后应插好安全销,并保证在使用过程中传动轴与传动套重合长度不小于20cm。
 
  (二)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管理水平等,确定适宜种植密度,构建合理群体结构。
 
  1.播种密度。在肥水供应充足、生产条件整体较好且使用耐密抗倒伏品种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玉米亩播粒数增至5000粒,亩保苗增至4500~5000株;
 
  2.株距行距。根据亩播粒数和当地农艺要求确定合理的种植株距和行距,为调整播种机的理论株距和行距奠定基础。玉米推荐行距一般为60cm、株距一般为20~25cm;
 
  (三)播种机具调整
 
  正式播种作业前,应按当地农艺要求,根据产品说明书调整播种机,确保各项作业指标满足要求。
 
  1.排种器调整
 
  (1)气力式排种器调整。转动地轮,使其下种,当排种盘上每孔只吸一粒种子时,紧固螺母。按照上述方法逐一调整每个排种器。
 
  (2)指夹式排种器调整。当播种出现双粒数时,表明毛刷与指夹的距离太远;当空粒率高时,表明毛刷距离指夹太近。调整的方法:将专用扳手插入调整孔内,逆时针转动,毛刷远离指夹;顺时针转动,毛刷靠近指夹。
 
  2.行距调整。各播种单元在播种机框架上应均匀排布。奇数播种行播种机,应先确定中间行播种单元的位置,再根据行距确定其他行播种单元的位置;偶数播种行播种机,应先确定中间两行播种单元的位置,松开开沟器和种箱架固定U型卡螺母,按要求的行距调整好后锁紧螺母,防止松动。
 
  3.株距调整。行距调整好后,根据亩保苗株数确定株距,按照播种机上的株距调节指示图进行调整。气力式播种机的株距调整一般在更换排种盘选择孔径大小的同时确定适宜的吸种孔数量,并调节播种机传动装置实现;指夹式播种机应调节播种机传动装置。
 
  传动装置调整时,采用地轮传动方式的播种机主要调整塔轮齿数比,通过改变传动速比实现播种株距的调整,操作时,下拉手杆,使指示杆置于空档槽,然后左右操纵手杆观察指示杆位置变化,当指示杆到达所选档位槽入口处时,松开手杆,指示杆自动进入档位槽,株距操作完毕;电驱播种机主要调节电驱控制器,在控制器中找出株距调整选项,输入所需要的株距即可实现株距的调整。
 
  4.清茬防堵装置调整。通过调节三点悬挂及机具自带限位,调整秸秆切割装置、破茬清垄机构的位置,查看能否较好的切断并清理播种带的秸秆和杂草,应达到播种行秸秆少、清垄一致性好、无雍土及堵塞现象。注:清茬装置主要用来清理种带上的杂草和秸秆,不能用来开沟。清茬刀片入土深度≤5cm,3~5cm最为适宜,过深易造成失墒。
 
  5.播深调整。根据土质、墒情及作物种类(种子大小及质量)合理选择播深,一般3~5cm左右。播种深度的调整通过改变播种机地轮与机体的相对位置实现或通过调整仿形限位轮手柄来调节,降低地轮播种深度减小,反之播种深度加大。
 
  6.覆土量调整。改变覆土板弹簧挂接孔位置调整覆土量。
 
  7.镇压轮压力调整。可通过镇压轮档位调节实现,一般在档位II或III级镇压档位。
 
  8.排肥量调整。一般玉米每亩用高氮缓控释肥(含氮量高于28%)50~70kg。应按照播种机上的排肥量调节指示图,通过调整挡板开度或排肥轮转速实现不同的排肥量。调整后应进行排量测试,作业过程中应关注肥管弯曲程度与流畅性,避免堆积堵塞。
 
  9.风机压力调整。气力式播种机应按照播种机说明书中行数等条件,对风机压力进行调整。播种过程中风机压力应稳定,一般控制在6~8kpa;应具备风压监测装置,实时监测风压情况。其中,拖拉机PTO驱动风机的播种机,通过调节拖拉机PTO输出转速实现合理风机压力;液压马达驱动风机的播种机,通过调节液压马达转速实现合理风机压力。
 
  (四)试播作业
 
  正式播种前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进行试播。气吸式播种机作业时必须先结合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待动力输出轴达到额定转速风机输出稳定气流后,方可前进作业。试播作业行进长度以30m左右为宜,根据田块的条件确定适宜的播种速度,检查行距、粒距、播种深度、施肥量、施肥深度、覆土量等是否满足当地农艺要求,有无秸秆拥堵、播种和下肥管堵塞等异常情况,根据农艺要求进行调整。调整后再进行试播并测试,直至达到作业质量标准和农艺要求。作物品种、田块条件有变化应重新试播和调试机具。试播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倾听机器工作状况,发现异常及时解决。
 
  (五)卫星导航装置调试
 
  导航的安装主要包括车辆参数的量取,软件内参数的调试,车辆相位中心的调试,播种机挂接调试。车辆参数的量取包括天线高度的量取,拖拉机前后中轴位置的标记,车辆轮距和前后轮的距离量取;软件内参数的调试包括基站的设定,车辆参数的输入,车辆调试和横滚调试。
 
  要保证播种机左右水平高度一致,牵引方向和机具中心线重合。播种导航控制可采用AB线的方法,保证玉米种沟在小麦根茬间空白处。也可根据上茬小麦播种导航控制线平移调整实现。在播种过程中可对控制线随时进行平移调整,避开小麦根茬。进行播种机挂接调试时,根据播种机参数完成作业幅宽、机具偏移、挂接方式等信息设定。
 
  五、规范作业
 
  (一)注意起步转弯
 
  道路运输、播种过程中地头转弯、倒车时,应将播种单体提升,避免机具损坏。牵引式播种机组长,转弯半径大,倒车操作较复杂,播种前应对机具充分熟悉;作业开始时,应通过机具液压控制系统缓慢降落播种单体。悬挂式播种机组长度小,转弯换向灵活,作业开始时,应通过拖拉机升降装置适时缓慢降下机具。转弯时,应停止播种,将播种单体升起。
 
  (二)保持直线作业
 
  作业时,应尽量保持直线行驶;作业过程中严禁倒车,播完及时升起机具。转弯调头后,对于已安装北斗自动导航驾驶系统的播种机组,应及时开启系统,增加直线度与衔接行一致性;对于未安装的播种机组,应及时放下划行器,确保行距一致性。
 
  (三)合理控制速度
 
  指夹式、气力式排种器有外力主动夹持,受振动颠簸干扰小,排种稳定性较高,能够实现高速播种作业,一般指夹式播种机作业速度控制在6~8 km/h,气力式播种机为8~10 km/h。
 
  (四)保持气压稳定
 
  气力式播种机一般采用手油门控制,保持PTO输出转速稳定。开始作业时,先增加油门,提高转速,一般PTO输出转速维持在540r/min左右,风机压力6~8kpa,再缓慢降下机具开始作业;转弯掉头时,应先提升机具,再降低转速。
 
  (五)关注作业状态
 
  播种作业过程中,应时刻关注作业和监控状态,对声光报警进行正确判断分析;应关注播种机各行单体、施肥开沟器夹草及拥堵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并排除风险后再正常作业。
 
  (六)及时维护保养
 
  1.在使用中的保养
 
  (1)凡是旋转的轴套等转动副必须每天加注机油或黄油一次。
 
  (2)每天作业结束后应清除泥土、清洗种(肥)箱、各活动关节加注油,易锈表面涂油防锈。
 
  (3)每班作业前后,均应检查各部位的紧固件,尤其是各个调整紧固螺栓、螺钉,如有松动,及时紧固。
 
  (4)经常检查各转动部位是否灵活,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5)经常检查秸秆处理装置、排种(肥)开沟器等易损部件磨损程度,磨损较大时,应及时更换,保证作业质量。
 
  (6)玉米播种机长期不用时,要及时入库。
 
  2.入库停放前的保养
 
  (1)彻底清除机具表面的泥土,并进行涂油防锈工作。
 
  (2)卸下各传动链条,用柴油清洗干净后,涂油防锈并封存。
 
  (3)清除种子箱内的种子及肥箱里的剩余肥料。
 
  (4)检查机具的磨损、变形、损坏、缺件情况及轴承、轴套的间隙,并及时调整,采购配件,使来年的春播工作有保障。
 
  (5)机具要停放在库房内,防日晒、防雨淋、避免与酸性物质接触,最好罩上篷盖。开沟器应涂油处理。

热门评论

上一篇:粮食机收减损关键机械化技术探讨

下一篇: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培训班在广西南宁举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