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陕西省:确保完成8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来源:农机网整理发布
2024/6/12 14:13:29
10222
导读:今年,陕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面积为80万亩,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印发了《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
  【农机网 地方农机】 2022年起,我国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主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着力提高大豆和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今年,陕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面积为80万亩。为切实提高大豆产能和自给率,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我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近日,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印发了《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要以当地玉米净作种植面积和单产水平为标准,因地制宜选择探索适宜本地区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确保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发展目标;要充分尊重农民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意愿,优先选择合作社、涉农企业、种植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实施组织化生产、规模化连片种植,集中人力、财力、物力,保证技术到位、效果满意、面积落实;广泛探索和研究多种“粮食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生产模式和配套技术,积极开展果园、高粱等与大豆机械化带状间作套种模式,积极开发盐碱地、撂荒地扩种大豆,形成适应地方特色种植制度的多渠道、多模式提升大豆生产能力。
 
图片来源:千图网
 
  根据《方案》的安排部署,立足陕西省资源禀赋,突出“两区一基地”建设,稳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集成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提升技术到位率,提升单产和效益,落实全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80万亩。
 
  根据《方案》,陕西省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推模式为:扩间增密,充分发挥边际优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玉米密度应与当地同品种净作玉米密度相当,大豆密度达到当地同品种净作大豆密度的70%以上。
 
  其中,在播种环节,播种方式包括机械播种和人工播种。机械播种分带状间作和带状套作。带状间作时宜选用适合相应带状复合种植模式行数、行距、株距、间距、种肥距离、施肥深度、施肥量、是否覆盖地膜等参数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播种机;带状套作时,陕南地区春玉米夏大豆套作模式,宜分别选用2行玉米施肥播种机和3—4行大豆施肥播种机先后分别播种,行距、株距、间距、种肥距离、施肥深度、施肥量等参数需满足种植模式要求。
 
  推荐在拖拉机上加装北斗导航自动驾驶系统,播种机上加装播种报警、电动排肥等装置,以更加精准的控制行距、排种和排肥量等。陕南山地人工播种时,可采用手持式点播器、手推式鸭嘴播种器播种或人工开沟播种。操作时注意保证行距、株距、播深、种肥距离规范。
 
  在收获环节,陕北、渭北地区以同时收获和先收大豆为主,同时收获时,可采取大豆和玉米收获机械前后协同收获;先收大豆后收玉米时,可选择割幅宽度1.6—2米以内可通过的大豆联合收割机收获大豆,再选用玉米收获机收获玉米。大豆收获机机型应根据大豆带宽和相邻两玉米带之间的距离选择,应做到不漏收大豆、不碾压或夹带玉米植株。大豆收获机割台幅宽一般应大于大豆带宽度40厘米(两侧各20厘米)以上,整机外廓尺寸应比相邻两玉米带之间距离小20厘米(两侧各10厘米)以上,尽量放低割台,将割茬降至4—8厘米,避免漏收低节位豆荚,大豆机械作业速度不高于5千米/小时(下同)。
 
  陕南地区以先收玉米为主。可选择割幅宽度在1.6—1.8米以内可通过的玉米联合收割机收获果穗或籽粒,玉米收获机轮胎(履带)外沿与大豆带距离一般应大于15厘米。待大豆成熟后选用窄幅宽大豆收获机或当地常规大豆收获机进行大豆收获作业,一般推荐采用联合收获机收获,收获期多雨时也可先用割晒机割倒,然后晾干脱粒。玉米收获机机型应根据玉米带的行数、行距和相邻两大豆带之间的宽度选择,并加装分禾器,防止玉米籽粒混入大豆,应做到不碾压或损伤大豆植株。
 
  注:本文由农机网(www.nongjx.com)整理发布,资料来源:陕西省农业农村厅。

热门评论

上一篇:泰和县:积极做好农机跨区作业证发放工作

下一篇:天津市农业中心开展2024年天津市小麦农药利用率测定试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