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黄淮海抗旱晚播及改种补种技术意见

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2024/6/25 8:39:47
4905
导读:为全力抓好抗旱保夏播,各地要以“熟期配套、抢时播种、适时改种”为重点,分区域、分时段安排品种布局,落实抗旱措施,适时改种补种,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农机网 热点关注】 5月以来,黄淮海持续高温少雨,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1.5—1.8℃,降水量偏少5—7成,部分地区出现较重旱情,对夏玉米夏大豆适期播种带来不利影响。特别是局地没有水源条件、无法抗旱播种的田块,如果旱情持续、错过大豆玉米播期,将不得不改种其他作物。为全力抓好抗旱保夏播,各地要以“熟期配套、抢时播种、适时改种”为重点,分区域、分时段安排品种布局,落实抗旱措施,适时改种补种,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
 
  根据播期选品种
 
  黄淮海北片玉米播期一般不晚于7月5日,黄淮海南片不晚于7月10日。黄淮海大豆播期一般不晚于6月底。统筹考虑旱灾程度、播种计划、种子储备等情况,选择生育期适宜、耐密抗倒、耐旱抗逆的品种,确保玉米大豆种足种满。一般6月25日前可选择生育期100天左右的中熟或中早熟品种,6月30日前可选择生育期100天以内的中早熟品种,7月上旬可选择生育期95天左右的早熟品种。防止盲目引种、跨区种植。
 
  根据条件落措施
 
  对具备水浇条件的地块,尽快造墒播种或“坐水”播种,玉米播后可浇“蒙头水”,浇水要错开中午高温时段,水量适宜保持田间湿润即可。对没有灌溉条件、即将出现有效降雨的地区,提前播种,等雨出苗。对晚播地块,选用耐密品种,适当增加密度,并及时化控。施足底肥保证全养分供应,提前5—7天追肥,以肥促苗早发。此外,干旱条件下虫害易重发,要做好苗期虫害防控。
 
  根据农时抓改种
 
  对旱情不能及时解除、又没有水浇条件的地块,要适时改种补种。7月上旬前,可改种生育期适宜的鲜食玉米、甘薯、糜子、荞麦、绿豆等作物;甘薯可选用短生育期、结薯早的鲜食品种,适当增加栽插密度至每亩4000株左右,浇足活颗水保障快速返苗;糜子可选用生育期90天左右的中早熟或早熟品种,等雨机械条播或穴播,亩基本苗4万—6万株;绿豆可选用早熟或极早熟品种,采用机械播种或人工点播,亩留苗1.3万—1.5万株。7月中旬前,改种鲜食玉米需注意足墒播种,亩密度为3000—3500株,改种荞麦亩保苗6万—8万株,适当加大播种量和播深,播后及时镇压,保证出苗率。7月下旬后,及时补种露地蔬菜等短生育期作物,等雨带水播种,确保正常出苗。
 
  来源:农业农村部玉米大豆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热门评论

上一篇: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大豆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方案》

下一篇:推动农机行业大规模设备更新!财政部下达5亿元支持老旧农机报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