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胜利农场:以智能农机装备应用为载体 积极探索旱田智慧农场建设模式
-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
- 2024/6/28 10:06:03
- 20195
【农机网 地方农机】 智慧农业打开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天地,也是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用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一号文件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部署安排,以及全省智慧农业发展大会和全省春耕生产暨智慧农业工作会议的工作要求,认真对照《2024年全省智慧农业工作要点》,积极探索,主动实践,加快农业领域数字化专项应用的扩面提升,并把成熟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措施,在农业各类生产场景中集成应用拓展,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工作案例。
为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本期遴选四个案例。其中:七星农场推进“四个一”协同发展,建成1000亩规模的无人化作业示范基地和单个集群15000亩水田智慧农场推广区;胜利农场依托“七统一”运营模式,以智能农机装备应用为载体,打造旱田万亩无人化农场;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农村部东北智慧农业技术重点实验室创制关键技术装备,推出智慧农场建设系统化解决方案,实现“交钥匙”服务;大庆市龙凤区坚持市场化导向,以区块链、大数据为抓手,探索出一条城郊型智慧农业实践之路。现集结编发,请各地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借鉴。
以智能农机装备应用为载体
积极探索旱田智慧农场建设模式
胜利农场隶属于北大荒集团建三江分公司,现有旱田面积23.5万亩。2020年以来,农场以首批无人化农场建设项目为契机,发挥规模化、机械化优势,依托智能农机装备,探索旱田智慧农场建设模式,打造旱田万亩无人化智慧农场,其中核心区1000亩耕地实现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作业,辐射区9000余亩耕地实现多环节无人化作业,旱田生产实现数智化全面转型升级。
一、实行“七统一”管理,完善智慧农场建设支撑机制。农场从解决农户自主经营管理、生产物资自主储备、小马力机械作业、“花花田”生产,作业标准和效益难以保障等问题入手,探索实行“五统、两分、一单独”生产经营模式(即:统一地号设计、统一作物品种、统一配方施肥、统一植保作业、统一指挥作业,农场职工分户开展田间管理、分别收获,利润单独核算),取得较好效果。在此基础上,2022年起,农场升级实施“统一种植计划、统一供种供肥、统一植保、统一大机械作业、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效益平均分配”的“七统一”管理模式,即各管理区以地块为单位,征求农户意见,统一制定种植计划,统一采购种子化肥,统一组织播种、夏管、翻地等农事作业,管理区工作人员和种植户代表组成作业质量验收和监督小组,进行全程质量监督。“七统一”模式有效支撑大型大马力高端智能农机应用,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作业标准和抗灾能力,提升了旱田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水平。
二、加快传统农机改造,构筑智慧农场建设数字基座。农场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智慧农业基础信息网络,购置智能农机装备,组织试验及改造升级,让传统农机长出“数字触角”和“智慧大脑”,实现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一是构建高效、泛在、先进开放的农业环境监测体系,部署网络基站8台,架设5G基站1处,应用田间表型机器人、智能气象站等物联网设备37台套,实时采集作物生长因素数据,量化有效积温、土壤含水率等影响因素,为智慧管理提供数据支撑。二是在国内率先引进三台国产首款商业化的CVT智能拖拉机,结合农场实际,组织适配智能化改造,农场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保有量达到15台套。三是在“数字三江”总控平台下,建设智慧农场管控云平台,完善胜利农场个性化数据仓,云平台统一下发指令,提供云端路径规划,实现农业生产作业全过程智能管控。
三、示范应用新农艺,突破智慧农场建设难点卡点。面对国产高端拖拉机尚未成熟、现有进口农机不开放协议的实际困难,农场大胆尝试,一方面探索自主升级现有设备,实现对机车的远程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聚焦旱田主要栽培作物耕、种、管、收等种植环节,示范应用与智能农机适配的新农艺,让高端智能农机承载更多新技能、增强更多新本事。一是创新变量施肥技术。收集作物产量、土壤肥力、作物长势等数据,有针对性地调节肥料施用量,实现变量施肥和黑土保护,全场应用面积1.5万亩。二是创新无人驾驶作业智能控制技术。探索无人驾驶机车自主加油、自主切换农具、活体检测和跟随加肥等操作,旱田耕作实现全过程较高水平无人驾驶作业。三是创新布局变量施药技术。基于航空平台的多光谱图像,获取作物长势、杂草分布数量差异性等数据,结合分析结果,实现区段变量施药,应用面积1万亩。四是创新旱田农机智慧作业模型。采集机车作业和工况等数据,用于智慧作业模型算法的分析学习,已完成旱田播种及中耕施肥过程中的智能化监控、综合工况信息回传和评价等场景。
四、坚持实用性导向,助力智慧农场建设落实落地。经过几年试验、示范,高端智能农机应用成效显著,成为农业生产新主角,普通农户应用改装智能农机积极性大幅提高,助力农业生产作业实现“三减三提”,智慧农场建设从“盆景”变成“风景”。“三减”,即减干扰、减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以数据支撑,作出最优农情诊断,应用智能农机作业,减少人为干扰。实现施药肥量准确一致,平均减农药8.5%,减肥7.6%;降低生产成本,与传统作业相比,每台智能机车节省1—2个驾驶员,平均节省驾驶员费用8.3元/亩,生产效率提升10%以上。“三提”,即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产量和作业标准、作物抗风险能力。经测算,应用智能农机装备可提高土地利用率3%以上。2023年,核心区亩产量达1510斤(水分含量15%),对比常规地块产量提高150斤以上。智慧化预测改变了凭个人经验、看天种田的传统方式,实现“机器换人”“数智替代”,预防自然灾害和病虫灾害,抗风险能力显著提高。
下一步,农场将加大智能农机作业全域全场景应用和全域数字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标国际智慧农业和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前沿技术,深挖农业生产智能化潜力,持续完善旱田智慧生产模式,打造旱田智慧农场建设的进阶版。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