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推动农牧业发展
时间:2018-07-13 阅读:1942
自古以来我国都是农业大国,农业产业在我国的份额占比非常巨大。国家*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到166650千公顷,农产品流通市场在10万亿左右。时至今日,农产品的流通市场日益壮大。
如此大的农业市场却没能*释放出他原有的能量,倍受短板的限制,农业虽大,效率却低。农业市场存在很多问题;
1、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平衡,农商难互联。很多好的农产品销路不畅,有产品而无市场,供需不平衡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三大环节中,生产者和消费者过于分散、弱小,双方无法实现信息对称,无法透明价格。
2、食品欺诈,不信任的供应链。公共部门每年从经济中拿出 1.5 万亿到 2 万亿美元。在经济增长停滞、税收流失和经济增长停滞的情况下,贿赂和成本更大,导致持续的贫困;
3、食品健康安全问题。每年有十分之一的人因食品安全问题而患病,缺乏食品安全程序导致 40 万人死亡。2018年,一场致命的大肠杆菌爆发与亚利桑那州种植的莴苣有关。疫情在美国35个州爆发,5人死亡,总共有近200例病例报告。不良商超以次充好,消费者不一定知道自己口中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到底是否安全健康。
首先是农业物联网。目前制约农业物联网大面积推广的主要因素就是应用成本和维护成本高、性能差。而且物联网是中心化管理,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暴增,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投入与维护成本难以估量。物联网和区块链的结合将使这些设备实现自我管理和维护,这就省去了以云端控制为中心的高昂的维护费用,降低互联网设备的后期维护成本,有助于提升农业物联网的智能化和规模化水平。
其次是农业大数据。传统数据库的三大成就,关系模型、事务处理、查询优化,数据库技术在不停发展。未来随着农业大数据采集体系的建立,如何以规模化的方式来解决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将是全社会面临的难题。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对数据真实有效不可伪、无法篡改的这些要求,相对于现在的数据库来讲,是一个新的起点。
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方面,“区块链”也可以发挥作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生产地和消费地距离远,消费者对生产者使用的农药、化肥以及运输、加工过程中使用的添加剂等信息根本无从了解,消费者对生产的信任度降低。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农产品追溯系统,所有的数据一旦记录到区块链账本上将不能被改动,依靠不对称加密和数学算法的*科技从根本上消除了人为因素,使得信息更加透明。
还有专家认为,目前,农民贷款整体上比较难,主要原因是缺乏有效抵押物,归根到底就是缺乏信用抵押机制。区块链技术公开、不可篡改的属性,为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提供了可能。
除此之外,农业保险品种小、覆盖范围低,经常会出现骗保事件。将区块链与农业保险结合之后,农业保险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和农业产权交易方面将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且会极大的简化农业保险流程。另外,因为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的一个重要概念,所以将智能合约概念用到农业保险领域,会让农业保险赔付更加智能化。以前如果发生大的农业自然灾害,相应的理赔周期会比较长。将智能合约用到区块链之后,一旦检测到农业灾害,就会自动启动赔付流程,这样赔付效率更高。
然而,对于农民来说,区块链技术可能还未普及以及全部接受,其实农民更关注的是切身的利益,所以未来链就必须进行创新,在溯源的基础上,搭建一个新零售流通平台,帮助农民销售农产品。也就是说,“区块链+农业”的体系,既需要负责数据的真实性,也要负责产品的销售,既做溯源,又做电商,如此才能将技术落地实现。
农业这个领域向来后知后觉,因为本身产业利润薄,所以对新技术、新产品,向来都是姥姥不疼舅舅不爱。毕竟,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