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州市煎茶铺卓农播种机配件厂

农机网免费13

收藏

保护性耕作的优势与意义

时间:2012-05-07      阅读:1296

  保护性耕作又称免耕播种法,是一项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并用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与传统的翻地、土壤裸露耕作相比,可蓄水保墒,能增加休闲期贮水量14%至15%,提高水分利用效率15%至17%,亩节水40至60立方米;增加土壤肥力,能提高土壤有机质0.3%左右;节本增效,能提高小麦产量7.3%左右,减少作业工序降低作业成本10%至15%(30至40元/亩)。目前我市采用的小麦保护性耕作技术,分秸秆直立免耕播种和秸秆还田后免耕播种两种形式。实践证明,不管采用哪种形式,都减少了旋耕整地这些程序,可节省作业费30至40元;少浇1至2水,节省水电费15至30元。节本就等于增收,目前我市实行免耕播种的小麦面积已达10万亩,*一项,每年即可使种粮农民增收45至70万元。我市500万亩小麦若全部实施保护性耕作,那产生的效益将是上亿元,为此,今年我市专门将保护性耕作推广列入了粮田亩增百元工程。
  
  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不仅对广大农民种粮增加收入意义重大,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作业生产效率,为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创造条件。同时还可以大大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免耕播种法又称“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法”,它采取免耕、少耕及秸秆覆盖的方法,灭茬、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道耕种工序一次完成,可以收到明显的节本增效、蓄水保墒、抗旱节水效果,而且可有效减轻劳动强度,减少农时消耗,保护土壤环境。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实现北方旱作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的农业生态工程技术。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和推广的关键是免耕播种机的研制。目前,国内外免耕播种机研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免耕播种机的清草排堵问题。尽管国内外农机专家在免耕播种机的研制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已应用的排堵方法和防堵装置类型各异,但都未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上一篇: 小麦播种机zui易发的故障及即时解决方案 下一篇: 小麦免耕播种机的应用意义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