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宁氏牧业设备有限公司

农机网免费18

收藏

互助畜牧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时间:2009-04-16      阅读:547

近年来,互助土族自治县通过畜牧业生产基地和产业带建设,不断发挥小规模、大群体的优势,初步形成了具有互助特色的畜牧产业化格局。

  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按照“分散小规模、连片大基地”的思路,已建成的生猪、绵羊毛肉、肉奶牛、绒山羊、禽肉(蛋)五大畜牧业生产基地,成为全县畜牧业生产的重要支柱和外引内联的基石。同时,本着“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科学化管理”的要求,建成了六个产业带:以传统养猪优势的乡镇为主的高原瘦肉型生猪生产产业带;以互助八眉猪原种育繁场和保种场为的建成良种仔猪繁育产业带;以交通沿线和威远镇周边地区为主的奶牛生产产业带;以有牛改点的乡镇为主的肉牛生产产业带;以浅山地区小尾寒羊、脑山地区无角陶赛特为主的肉羊生产产业带;以红崖子沟为主的雏鸡贩运繁育产业带。

  特色产业向周边产区延伸。以八眉猪为母本的无公害高原瘦肉型生猪和良种仔猪生产面逐年扩大,形成了以千家万户养殖为基础,规模养殖为牵动的高原瘦肉型生猪和良种仔猪生产格局,已辐射延伸到周边13个乡镇,具有高原、绿色、有机特色的养猪业显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结构调整向效益牧业转变。按照“压宿马属家畜,发展牛羊猪鸡,提倡特色养殖”的思路,畜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过去“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为下蛋,养羊为擀毡”的传统养殖观念*被打破,畜牧业生产逐渐向“高产、、、安全”畜牧业转变。

  生产投入向设施牧业倾斜。随着良种仔猪繁育基地建设、畜禽良种工程、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西繁东育、绵羊养殖等项目的实施,向设施畜牧业建设投资的倾斜力度加大,设施畜牧业的建设步伐逐年加快。全县共建成牛羊暖棚52万平方米,保温猪舍89万平方米。
上一篇:内江市多措并举确保畜禽生产安全 下一篇:安徽发现人禽流感病例 温州加强巡查停运黄山家禽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