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问题的重中之重:如何增加农民收入?
- 来源:农机网原创
- 编辑:林言
- 2019/11/16 9:00:23
- 52644
【农机网 热点关注】 11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介绍,前三季度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实际增长8%,比全体居民收入高1.9个百分点,比全体农村居民高1.6个百分点,可以说是增长。
刘爱华表示,工资性收入增加、转移性收入增加、经营性收入增加,这三个方面都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收作出重要贡献。其中,经营性收入虽然在整体比重占的不是特别大,但是今年表现非常突出。前三季度经营净收入增长了6.8%,同比加快了1.3个百分点,对整体增收的贡献接近20%。其中一产的增长是比较显著的,一产经营性收入在夏粮增产以及畜牧业产品增长比较快的带动下,前三季度一产经营净收入从上年同期的下降3.9%转为今年的增长3.8%,是大幅度提升。
整体而言,农民收入与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中国要强,农业必强;中国要富,农民必富。那么,农民如何才能增收?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从以下几方面稍做分析:
一、粮食→粮食价格
粮食生产自古以来便是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想要增加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粮食价格似乎是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是,粮食价格关乎国计民生,会“牵一发而动全身”,要知道,粮食关系每位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如果单纯地提高粮食价格,或许农民可以“暂时性”增加收入,但粮食价格增长后,与粮食有关的工业产品,包括大部分食品,价格也会上涨,终又传导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包括农民自身,负担也会增加。与粮食有关的产品涨价后,其他工业产品也会同步涨价,继而带动农民种粮的成本上涨,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想要从粮食入手增加农民收入,重要的还是要从降低种粮生产成本、减轻农民负担、增加粮食补贴、改善种粮条件等方面入手,使种粮的相对收益增加。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当前农业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的大趋势下,逐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同时完善相关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民增收有重要意义。
二、农民→高素质农民
农业发展要现代化,农民本身也要“现代化”。“现代化”农民就是经过教育培训的“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农民,也就是高素质农民。
据《2019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我国高素质农民为主体的农民教育培训已深入开展,国家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工程基本覆盖所有农业县。2018年总投入资金20亿元,带动省级财政投入资金6.25亿元,重点开展农业经理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现代创业创新青年和农业产业扶贫培训,共培养高素质农民约90万人。各地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业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截至2018年底,全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提供相应服务的高素质农民已达170多万人。
据悉,2018年高素质农民的农业经营纯收入达到每年3.13万元,相当于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3.93万元的80%,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万元的2.16倍。
三、乡村→旅游乡村
农民要增收,除了上面两点,还需要拓宽增收新渠道,把农业农村多功能价值发掘出来,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这方面,近些年迅速兴起并成效显著的便是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今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休闲农业,推出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预测到2020年,全国将发展300多万家农家乐。这表明,以休闲农业、农家乐等为主的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新增长点,成为乡村产业振兴的一大标志。据悉,2018年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超30亿,营业收入超过8000亿元。
结语:一个国家富不富强,关键要看这个国家的农民富不富,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把三农问题放在*的原因。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今也正在向着这个目标奋进。期待我国的农业越来越发达,农村越来越兴旺,农民越来越富有。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