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地逐渐被机器代替,农民去干啥?
- 来源:农机网原创
- 编辑:林言
- 2020/6/19 17:21:25
- 54014
【农机网 编辑视角】 导语: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机器换人”大大解放了劳动力,然而,我国农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半,机器来种地甚至以后种地逐渐实现无人化,那么农民去干啥?
据《2019中国农机化发展白皮书》数据,2019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0%,小麦、水稻、玉米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均已超过80%,基本实现机械化。玉米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增速与往年持平;马铃薯、棉花、油菜、花生、大豆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的增速较快,甘蔗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稳步提升。
在综合机械化率稳步发展的同时,随着智能农机装备技术的提升,“无人驾驶”农机也早已实现,无人农业、无人农场正在兴起。6月11日,以“智能农机·无人农业”为主题的2020年智能农机装备田间日活动举办,活动汇集了国内农机智能化的新成果,现场展示、演示了智能农机作业的13个集成模式与70多套典型机具,代表了国内农机智能化、作业精准化、操作少人化的创新研发能力和制造水平,也是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业技术在“三夏”生产中应用的全面集中亮相。此次活动对加快推动智能农机推广应用,促进农机化转型升级和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除了机器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力来种地之外,随着土地流转、生产托管和规模经营发展步伐的加快,适度规模经营渐入人心。农业、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日益成为农业生产“主力军”。由此,大量农民尤其是小农户“闲”了下来。
那么,不再种地的农民除了涌向城市打工的部分,剩余的农村劳动力以及返乡农民该何去何从?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这里大有可为。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以及政策导向,当前,广袤乡村正成为返乡入乡创新创业热土。在农村“创业”成了很多农民不错的选择。
近日,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和银保监会等9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的意见》,要求各地加强指导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培育一批饱含乡土情怀、具有超前眼光、充满创业激情、富有奉献精神,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就业增收的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
其中,文件明确了培育的重点:
扶持返乡创业农民工。以乡情感召、政策吸引、事业凝聚,引导有资金积累、技术专长、市场信息和经营头脑的返乡农民工在农村创新创业。遴选一批创业激情旺盛的返乡农民工,加强指导服务,重点发展特色种植业、规模养殖业、加工流通业、乡村服务业、休闲旅游业、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吸纳更多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鼓励入乡创业人员。营造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营商环境,引导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等入乡创业,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引入智创、文创、农创,丰富乡村产业发展类型,带动更多农民学技术、闯市场、创品牌,提升乡村产业的层次水平。
发掘在乡创业能人。挖掘“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以及乡村工匠、文化能人、手工艺人等能工巧匠,支持创办家庭工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创响“乡字号”“土字号”乡土特色产品,保护传统手工艺,发掘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今年,受疫情影响,农村留乡人员增加,对农民增收产生了一定影响。此外,产业链、供应链因疫情产生较大变化,未来我国和的生产、贸易将发生长远和深刻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实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正逢其时,意义重大。
培育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从长远来看,这对发展乡村经济、实现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从“种地”的农民变成“创业”的农民,同时带动民富乡兴,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建设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