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乡村振兴重点课题申报指南
- 来源: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 2023/1/3 10:28:37
- 15933
【农机网 热点关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时代要求,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设立一批研究课题,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承担单位。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顺应城乡发展规律,立足农业农村发展现实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突出战略性研究,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前瞻性思路;突出基础性研究,把握乡村发展基本规律、乡村演变趋势和乡村要素动员机制;突出急需性研究,着力破解乡村振兴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研判当前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突出指导性研究,注重政策措施的可操作、能落地,力争形成一批时代特征鲜明、具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
二、选题方向
(一)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战略研究
深入分析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需形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短板弱项,着眼全方位,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装备提升、调动政府和农民积极性、完善储备流通体系、稳定国际供应链等方面,研究提出巩固提升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思路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二)农业强国内涵特征及重点任务研究
党的二十大作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任务。借鉴其他领域强国建设经验,立足我国国情,立足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农耕文明的历史底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代要求,从供给保障、科技装备、经营体制、产业韧性等方面,在分析农业强国内涵特征的基础上,提出农业强国系统性、行动性的战略安排和重点任务。
(三)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内涵特征及建设路径研究
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统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体现中国的和文化,体现乡村建设自外而内、从形到神的更高要求,系统研究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内涵特征。按照打造基本功能完备,又保留乡味乡韵的宜居乡村,重塑和谐共生、和而不同、和睦相处的乡村文化内核及精神风貌的要求,提出一体设计、一并推进乡村建设、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农耕文化的实现路径。
(四)面向2050年未来乡村建设方向与形态研究
梳理发达国家乡村建设的做法,研究提炼发达国家乡村发展的规律性特征,根据未来我国城乡发展格局,通过数据推理和实地调研,分析中国特色乡村发展的规律和演变趋势,提出乡村产业、公共服务、村容村貌、乡村治理等发展重点,描绘未来乡村的新形态新格局。
(五)乡村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深入分析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立足统筹当前和长远、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粮食及重要农产品保供和农民增收、乡村建设和文化传承等,分析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关键要素,研究提出系统性、协调性、传统性、创新性、底线性、共享性等乡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以及乡村规划、建设、治理方略建议。
(六)县域乡村振兴模式和政策研究
依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工农城乡结构等特点,深入分析我国涉农县(市、区)主要代表类型,聚焦不同类型地区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总结提炼适宜的发展模式和要素集聚路径,提出指导支持县域推进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七)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研究
聚焦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突出区域差异性,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以可获得的定量指标为主,构建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体系框架,研究乡村振兴进展评价方法,构建数据分析模型,并对全国乡村振兴进展进行试评估。
(八)村庄规划设计理念和标准体系研究
以县域为单元,针对不同地区乡村历史文化、房屋设计、街巷肌理、绿化风貌等内容,以彰显乡村土气、老气、生气、朝气的乡土特色,传承优秀农耕文化为导向,细化提出不同类型村庄的规划设计理念、乡村风貌管控要求,系统梳理村庄规划设计现行相关标准的制定实施情况,找准问题,完善标准体系框架。
(九)村庄建设内生动力和运营模式研究
围绕村庄建设的主体、管理模式、资金来源等,分析土地、生态、文化、人才等各类要素的利用情况,提出主要问题和发展潜力,研究村庄建设、运营的内生动力、模式路径等,通过不少于3个地方的实地调研,梳理总结典型案例与经验,形成可持续可推广的运营模式。
(十)数字乡村建设技术模式和政策研究
总结我国数字乡村试点经验,参考国际智慧乡村建设做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遥感等数字技术,赋能农业多种功能开发和乡村多元价值挖掘,着力构建新型乡村服务体系,提出数字乡村建设的技术模式、运维管理方案和政策建议。
三、申报条件
(一)申报人
课题申报人需具备副高级以上(含)专业技术职称(职务),或者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并有两名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职务)的相关领域专家书面推荐;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和较好的工作基础,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具备按时完成课题研究的物质条件和时间保证。
(二)申报单位
申报人所在单位为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或其他相关单位,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联合申报;申报单位(联合申报牵头单位)在“三农”领域具有较雄厚的学术资源和研究实力,能够提供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申报单位(联合申报牵头单位)负责对相关材料真实性进行审核,并承担课题管理职责。
(三)限制条件
为避免一题多报、交叉申请和重复立项,确保申请人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从事课题研究,每个申请人只能申报1个题目,凡以在研或已结题的各级各类项目、学位论文或博士后出站报告等为基础申请课题,须在课题申报书中注明所申请课题与已承担项目的联系和区别。申报课题须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承诺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存在弄虚作假、抄袭剽窃行为的,一经查实取消申请资格。
四、立项程序
(一)申报受理
自本课题申报指南发布之日起面向社会受理申请。申请人自行下载并填写课题申报书,加盖申请单位公章后,将申报书Word电子版和签字盖章页扫描PDF版,于2023年1月30日前发送指定邮箱。
(二)组织评审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将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确定承担课题研究任务的申报人和申报单位,在官方网站发布公告信息。
(三)签订任务书
由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与承担课题的申报人和申报单位签订课题研究任务书,并拨付研究经费。
五、有关要求
(一)研究时限
本课题为年度课题,自签订合同之日起至2023年12月31日前完成。
(二)成果形式
申报人应按要求提交中期研究报告和最终成果,最终成果包括课题研究报告和3000字左右的决策建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归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所有,公开发表的成果应注明课题资助单位。
(三)经费支持
每项课题安排研究经费10万元左右。课题申报单位需严格按照资金管理要求,科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方案并认真执行。
联系方式: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王丽丽,010-59196857 马 铭,010-59196852
ngykjc@163.com
农业农村部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2年12月30日
上一篇:邗江麦油越冬期田管技术意见
下一篇:国四排放农机产品100问-监管篇
版权与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农机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浙江兴旺宝明通网络有限公司-农机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
展开全部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