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农哈哈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农机网免费3

收藏

农哈哈紧跟科技跑

时间:2009-02-13      阅读:701

农哈哈紧跟科技跑

河北农哈哈机械厂厂长  张焕民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可以说是科技创新成就了我们农哈哈连续6年同行业销量*的奇迹。

   1996年、当时我厂只有3名产品开发人员,1项国家;2001年,增长为80多名产品开发人员,其中有工程师2人,工程师5名,共获得国家15项;1996年,我厂只生产3种型号的播种机,全年产销量约8000多台,实现产值800多万元;至2001年,已发展到播种机械,收获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采暖设备4大类60多个品种,产销量56万多台,实现产值7000多万元。

    产销量连年飚升,是我们依靠科技创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结果。我们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发动—线工人搞群众性的革新活动,二是联姻乌克兰赫尔松农机厂,牵手中国农业大学,挂靠河北省农机研究所“借鸡生蛋”。

    在我们农哈哈科技兴厂的战略中,群众性的革新、创新活动是基础:只要有工人申请,各车间都可以自行安排革新所有的工具、材料,工时等,所需的各种费用由厂里负担,根据革新业绩,年终还有数目不菲的科技进步奖。这样,充分调动起职工的积极性。自1997年以来,共采纳源于工人的工艺革新达60多项,产品改进40余处。如把原来的方形化肥斗改为圆形斗,既节约了材料,方便了安装,又使结构更加合理,增大了容量,*—项,每年就可节约40万元。

    持续不断的群众性革新活动,为我厂工艺改革、产品创新注入了*的动力,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

    “借鸡生蛋”,积极借助外脑,也是我厂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重头戏。玉米联合收获机是当前行业内农机产品开发的一项热门技术,全国开发这一项目的企业有五六十家之多,但产品普遍存在可靠性差、功能不完善等缺陷。为保证产品性能和质量,我厂与世界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生产商乌克兰赫尔松农机厂合作,由他们设计、生产主要关键部件,在生产实践中向*技术学习,逐步实现国产化,走“有中国特色的桑塔纳”之路。这既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又可减少初期投入,规避市场风险。目前,这一产品已实现不对行收获,只待市场成熟,即可上市。

    保护性耕作技术被业内人士称为:  “传统耕作技术的一次革命”,应当说保护性耕作机械是高起点、高科技含量的项目,仅仅依靠我们自身的实力是不明智的。中国农业大学具有很强的科研实力,同时,他们也相中我厂的研发制造水平,双方共同申请“一年两熟地区保护性耕作关键技术与配套机具研究”这一国家“十五”攻关课题,一举中标。现在,我厂被命名为“*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确立了农哈哈在保护性耕作机具研制方面的地位。

    我厂播种机产品6年销售*,这得益于我厂产品技术优势的延伸,针对不同市场的需求开发了40多个播种机新品种。

    与此同时,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多元化战略也已开始实施,收获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采暖设备也初具雏形,有望成为我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县域经济报 2002.8.20

上一篇:保护性耕作农哈哈带头免耕 下一篇:农哈哈祭出乌克兰技术牌 播种机老大欲抢食收割机市场
提示

请选择您要拨打的电话: